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技支农帮扶 助力乡村建设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团委 作者:张冬梅

为助力洛阳师范学院“第一团支书”,帮助群众精准脱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日前,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组建物小电科技支农队,奔赴对口帮扶脱贫攻坚一线——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杨树底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家电义务维修、知识宣讲、走访调研和系列科普等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技支农,家电义务维修解民忧

近日,物小电科技支农队在栾川县太极书院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为当地百姓提供便利。村民们将自己家中所需要维修的家电送到维修点,如无法烧水的热水壶、不会转的电风扇、无法亮灯的电饭锅以及不能正常观看的电脑等。队员们忙的满头大汗,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队员们的努力下,所有的家电全部维修完毕得以正常使用。

在这次维修活动中,队员们不仅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了村民,也准确地认识自己,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提升,培养在前进的路上破浪前行、勇攀高峰的责任感。新时代,新青年不仅要认真学习好科技文化知识,还要增强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情怀,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科学扶智,益智特色课堂启民智

近日,物小电科技支农队成员在太极书院为孩子们进行青少年编程科普最后一节课,介绍“scratch”的时候,同学们都睁大了好奇渴望的眼睛。队员们向孩子们展示了自制的“打地鼠”小游戏和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独具特色的机器人小车模型,并详细了讲解制作过程及基本原理。在“你问我答”环节,孩子们大多害羞不敢提问,下课的时候却都围在队员身边好奇地询问。支农队的可视化的编程软件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编程的喜爱和兴趣,激励动画和小游戏制作、创意创造等,而机器人小车则是激发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从小接触编程,培养编程思想,亲自动手实践,从而为实现科技强国打下基础。

此次在杨树底太极书院开展益智课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勤思好学让队员们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坚信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三、科技帮扶,普及科学知识解民惑

近日,物小电科技支农队为杨树底村的群众带来十九大科技展、5G相关知识普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科技成就展、自制喇叭等活动。为普及5G知识,物小电科技支农帮扶队来到杨树底村,进行5G科普知识宣传,让互联网更加走近村民的生活。在走访调研和村民的交谈当中,了解到目前村民对于5G知识十分匮乏,队员们随即便开始进行5G知识的科普。5G指的是下一代的科学技术,它是一种与4G全然不同的时代,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物联网AR都只是它小小的一部分。队员们制作了精美的卡片,为村民讲解即将到来的5G时代相关知识。尽管之前这些内容村民都闻所未闻,但经过队员们幽默通俗的讲解,村民渐渐对此产生了好奇,同时也使队员们了解到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差距。

经过此次的调研活动,支农队了解到目前农村对互联网知识的缺乏以及对目前的网络时代的迷茫。但是经过支农队对5G知识的科普,他们了解了许多,也在逐渐顺应潮流。队员们也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队员们充分发扬了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物电精神以及实践理论相结合的理念,将专业所学与宣讲内容紧密结合,使问题变得浅显易懂,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活动目的。触发青春灵感,点亮5G科普生活。支农队始终在路上并亲手展示科技的成果与魅力,将它们运用到群众生活当中,给当地群众带来全新的体验。队员们怀着对乡村建设的热情,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当地乡村建设与发展。

四、垃圾分类,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近日,物小电科技支农帮扶队在栾川县杨树底村开展“垃圾也有家,环境靠大家”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此次主题活动的目的是增强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队员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卡片,认真仔细地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使村民们对垃圾分类有更深刻的了解,队员们与村民们共同将村口垃圾箱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通过活动宣传使当地村民了解到垃圾分类不仅能就地处理垃圾,将垃圾变成有机肥,作为村庄绿化养护的肥料;使垃圾减产化,资源化,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

经过物小电科技支农帮扶队员两天的努力,杨树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大爷说道:“之前是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两天进行了垃圾分类,屋里屋外都变干净了不少,我们现在回家都感觉很舒服。”其他村民也纷纷表示,垃圾分类对生活的帮助很大,也会继续坚持下去。活动进行时间虽短,却在杨树底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环保的理念正在一点一滴的深入到村民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垃圾分类,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留下绿水,留下蓝天。让垃圾分类走进生活,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共同呵护绿色家园。

这次赴栾川帮扶杨树底村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专业提升相结合,通过义务维修为杨树底村民提供义务的家用电器维修,给居民带去便利。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能够让同学们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理论知识走向实践,从而提高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重视科学在自然环境和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在杨树底村举行机器人科技教育展、从十九大谈科技、建国七十周年科技成果展等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增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使科技精神与生活更加紧密相连,让当地居民了解科技知识,达到科技帮扶的作用。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贫路上需要大学生的付出,大学生们应当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抓下去;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脱贫攻坚的路上,实践队员一直都在!

此次实践活动,使大家对杨树底村扶贫的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杨树底村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一定能够圆满实现脱贫。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更加坚定了实践队员们对“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争做出彩大学生的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30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心得感悟

转眼间暑假就要结束了,社会实践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我们经历了许多,最开始的队伍组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相聚在一起,我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选…… 邓旭妍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转型,实践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所学知识亲身实践的途径与⽅式。通过⾃⼰的亲⾝实践,能进⼀步认识、了解清洁能源的使⽤情况。这次活动以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产业转型…… 吴文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绿色经济,实践成长

忙忙碌碌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就要结束了,短短的两个月实践里,从组建团队到调研,再到最后结果的展现,无一不让我“痛并快乐着”。首先,在组建团队时,团队成员来来去去,经过一波三折……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 唐艺宁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真知,感悟成长

怀揣着一颗激动且炽热的心,我加入了2022暑假社会实践的调研小组之一,这也算得上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本次调研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终究被我们一一克服,百转千回…… 刘从强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低碳发展,绿色远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碳”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双碳”目标,力求为国民的绿色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引导下,不少企业将发展目标放在这一领域,积…… 陈慧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云销雨霁,能源转型,彩彻区明 ——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公司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下,各企业都力求降低能源消耗,由高耗能、高污染转为低耗能和绿色清洁。在新能源备受推崇和市场前景良好的基础之上,全国的能源企业纷纷…… 秦璇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该何去何从——安财学子赴安徽九华发电有限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主动适应“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消费新诉求,成为现阶段我国能源产…… 王朝瑞 安徽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红色沂蒙之旅实践团赴莒南县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经过前几天的培训学习,红色沂蒙实践团队的成员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访技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反思,最终分别针对景区工作人员、景区游客、和景区附近居民制作了三问卷。红色沂蒙之旅…
乡间调研之行——长沙医学院“爱的蒲公英之青春飞扬”三下乡
(调研组组员与当地村民进行交谈)走进大山深处,倾听内心声音。2019年7月26日,长沙医学院“爱的蒲公英之青春飞扬”团队三下乡结束已近半月。蒲公英们初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葫芦村时,带着最诚挚…
江西农业大学“2019暑期村规志愿者启动会和村庄规划培训”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2019年6月28日,由国土院赵刚书记主持,郭熙,陈美球老师主讲的动员大会在江西农业大学国土院院办二楼会议室举行。会议主要讲述了本次村庄规划编制志愿活动“暑期三下乡”及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
湖大学子三下乡:护眼课堂保护“心灵之窗”
本网讯(通讯员陈肖依)“你们身边有戴眼镜的小朋友吗?”“有!”一位一年级学生答道。近年来,学生近视现象严峻,近视人数急剧增加,且近视低龄化现象更加普遍。面对这一现状,7月26日,湖北大学七色光支教…
塘心村采访百姓
心早已定,追梦未停,调研还在继续,我们继续沿着大道前行,塘心村地广人稀,我们走了很久,都没有见到一个人,天气也很热,队员们大多数都不会说客家话,我们小组只有副队志达会讲客家话,语言不通,尽管有…
“砼行”实践团前往冉堌镇进行道路勘测工作
“砼行”实践团前往冉堌镇进行道路勘测工作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繁华盛放——“砼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进行了针对冉堌集村和大王庄村的道路勘测工作。实践团成员来到冉堌…
同心,志在一方,追梦,永不散场
7月22日,“同心追梦”社会实践队到了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天灰蒙蒙亮,到处散发着离别的气息,相处了八天的小伙伴,终究还是要分别,我们乘坐着公交来到了火车站,在路上,几日未曾下雨的梅州下起了蒙蒙细雨…
彰显柳编艺术神韵,推动黄岗经济发展
7月25日上午,我们“赴阜南县柳编之乡”实践小分队来到了阜南县黄岗镇柳编产业园中的其中一家柳编工艺制作厂——“金源工艺”。走进厂房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吊在竹竿上正在进行晾晒的柳编框,旁边还有…
一荣一枯生死树,生者繁盛死不朽
7月21日,“同心追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梅州灵光寺,寺内风景秀丽,给人一种进入桃花源的错觉,寺中游客繁多,却没有拥挤之感,游人都很悠闲释然,而灵光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入院门前的两棵苍劲而古老的柏树…
钟声已经敲响
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已经悄然敲响。今天是在洪冠中学下乡的第一天了,在这两天里,我们馨星队员们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团结一致,为我们的三下乡社会暑期活动增添色彩。这两天的下乡生活,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