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平顶山郏县大李楼村义务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郏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13名团队成员在上课之余还会走访一些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感知社会,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虽小小年纪,知大大道理
实践队员在给孩子们上课过程中发现一名叫李露果的女生懂事异常,上课总是很乖巧。“老师,上次讲到第25页了;老师,今天的作业您好像还没布置呢;老师,我妹妹发烧了,我得带她去诊所看看”。没有一个队员不知道这个孩子,没有一个队员不夸这个孩子,然而他们心中又充满好奇、疑问,究竟怎样的家庭才会养育出如此懂事的孩子呢?
一个雨过初晴的午后,学生们放了学,在提前取得家长联系的情况下,实践队员在李露果同学的带领下前往她的家中。村里的道路在雨后显得更加恶劣,几经周折,到达目的地。“老师们好,快进来坐吧”老远就听到孩子爷爷热情的招呼,经过交谈,实践队员了解到李露果同学有一个弟弟,一年级;一个妹妹;四年级。平日里她经常跟爷爷待着一起,父亲母亲虽说也在家里,但白天出去卖馍,夜晚很晚才回来,一天之中能见面的机会很少。从爷爷的话语中队员们能感受这个孩子的“过度懂事”,不抱怨,帮着照顾弟弟妹妹,帮着做家务,甚至帮着出去卖馍,但这些都不影响她努力学习的状态,当爷爷说“孩子一直是班里前几”,脸上露出了抑制不住的笑容,不光是爷爷,队员们也会心的笑了,但相比之下,内心更多的还是对这个孩子的敬佩与过度懂事的心疼。孩子是懂事乖巧的,家庭也是迫于生计,队员们希望像露果这样的学生将来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再承担过度的重量。
伶牙俐齿,又爱又恨
在三年级,初开英语课,一个孩子吸引了实践队员的眼睛,他要问的问题很多,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很多,下课来找老师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 “老师,我会写昨天那个单词了,我写你看看”;“老师,这个式子为什么要这么列,不可以这样吗”;“老师,你们毕业了吗,将来要干什么呀”。实践队员对这个孩子是又爱又恨,问问题是好事,但有时太多又一时难以回答,正好孩子邀请队员们前往家中做客,他们便去一探究竟。
原来孩子的父亲是邻村的一位颇为年轻的村主任,富有朝气,也有气场。平日里经常跟孩子待在一起,教导他开发自己的思维,在跟孩子父亲谈到临近村庄的留守儿童问题时,村主任也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实践队员将近80%的家长一年都不在家里,像他这样待在家里陪孩子的家长已经不多了。确实,就算主任不说,队员们心里也都心知肚明,所有的农村,为了生活,能有多少的家长留在家中呢。实践团队为投身农村的年轻一代点赞,为这个孩子有这样一个开明的父亲开心,希望日后,城乡尽快协调发展,不再有那么多的留守、等待的心。
沉默寡言,成绩优异
相比于前两个相对开朗的孩子来说,实践团队家访的第三个孩子——李航航,则显得过于沉默寡言,话从来都很少。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从来没忽略这样类型的孩子。实践队员在上课时经常会提问他们,课下经常会找这些孩子谈心,问问课上听不听的懂,生活中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在经过孩子家中同意的情况下,我们照旧还是前往了其家中。
这次是奶奶在家,奶奶在讲到自己孙子时异常谦虚,说“孩子学习还不够好,需要老师们多教导”;“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队员们从不觉得这个孩子不听话,相反,他总是很乖,奖状布满了家中的墙壁,队员还在书桌上发现了郏县优秀少先队员的照片,奖章,纷纷赞叹这个努力优异的学生。孩子性格孤僻也是因为家长常年不在家,留守问题依旧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大的阻碍。队员们在最后的文艺汇演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品的节目,就是希望能够通过队员们的努力,让他做出一点点的改变,这样就足够了。
“阳光支教暖童心,健康教育在行动”是这支团队最鲜明的特点,实践旨在缓解并帮助解决孩子们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深入家访既能切实帮助孩子们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让孩子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引导孩子牢记使命,又能响应“三下乡”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一举两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2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