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精准扶贫”也已成为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式。7月11日起,由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几名学生组成以“惠农:‘互联网+’推动贫困地区电商实现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探究团队,开始深入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进行扶贫调研活动,并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当地电商扶贫的具体化途径,对当地施行的精准扶贫策略进行归纳分析。
图为采访王官集镇扶贫办扶贫专干张文忠。谢义楠 摄11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王官集镇进行调查。在向当地扶贫办了解扶贫情况之后,拜访了苗圩村里的种植芦荟大户唐敏。据唐敏介绍,他的芦荟养殖基地为20多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并且为了产品的销售,唐敏成为当地第一个通过网络渠道售卖产品的农户。团队将唐敏芦荟养殖实例和互联网+的理论相结合,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的建议,并形成针对性资源整合区,合理分工,以对接电商市场,提高规模效益。
图为给当地老人送上小礼品,与老奶奶相谈甚欢。吴雅雯 摄
第二日,团队在总结了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前往了当地京东宿迁分公司,在听取京东扶贫招聘负责人的介绍之后,进一步完善了“惠农方案”。团队针对实地情况,进行多次集中讨论,认为电商企业和农户组织需要有职能分工,前者收购农产品进行售卖,后者负责生产农产品,这种模式有利于双方进行长久的生产和销售的合作。并提出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当地精准扶贫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完善了“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原理。
经过实践团队的不懈努力,“互联网+精准扶贫”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我从大学毕业就开始做大学生村官,之后转来扶贫办,工作有五年多了。”当地扶贫专干张文忠在和团队聊天时提及自己的工作经历时说道,“脱贫不仅要靠老乡,还要靠有知识的新一代。”。“惠农”团队成员听后深受触动,更坚定了信念决定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使电商扶贫的措施具体、明确,为完善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助力,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插上脱贫奔小康的“翅膀”。
图为在苗圩村党支部团队合影。季佳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9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