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向安家:情寄一生,难忘高腔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尹冰雪

“那时候是57年,泸溪办了一个高腔训练班,加上自己又十分感兴趣,于是就去了,没想到,一唱高腔,就是这么些年”。向安家老人现已82岁高龄,自他1957年加入剧团后,辰河高腔就成为了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难忘高腔,它连接着他最温柔的情感

“我57年开始唱戏,那时候剧团里面有二三十人,后来越来越多,大家每天就在一起学戏、演出,其中还有七八个女演员,”说着老人还一一扳着指头,清晰地念出了她们的名字。“其中就有俺婆嘛!跟俺婆对上眼了!”在孙女的调侃下,向安家老人突然变得十分害羞,用手去刮嬉笑的孙女鼻子。

向安家老人今年82岁,他的妻子覃玉春也已78岁。据孙女说,爷爷唱了六七年,奶奶唱了八九年,两人因戏结缘,因为相同的爱好和职业走到了一起,之后又因戏一起经历了幸福和风雨,将来也还会因戏一起携手走完人生。对向安国老人来说,高腔实在是难忘的,它让自己获得了最真挚的伴侣,寻得了一个幸福的家。

“我的很多老朋友们都是唱戏认识的,不过现在大部分都不在了,”老人显得十分伤感,“就是在的人也都八九十了,走不得路了,戏更是唱不了了,现在也就只有广东还有两个人。”那时,向安家老人的朋友们都还健在,剧团没有以后,他们常常会聚在一起打围鼓戏,气氛热烈友好。当老人谈起与友人们一起工作、演出的经历,时而伤感,时而大笑,情绪复杂,仿佛脑中有诸多回忆一时间都在喷涌而出。老人说着说着面色红润起来,显得愈发精神,完全不似耄耋老者,倒像是返老归童一般。

辰河高腔作为一种极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与老人的一生连接在一起。不同于他人的是,从青年便开始接触辰河高腔的向安家,在学习演出生涯中一次次遇见了生命中的诸多重要角色,从妻子到朋友,从爱情、亲情到友情,都成了这位老人难忘怀的记忆,成为了他心里最珍视的情感。

辗转各地,只为了更好地传播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戈阳腔。关于它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但它是以弋阳腔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民间小调、宗教音乐、放排号子和山歌等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清咸丰年间真正走向民间。建国以后,湘西的辰溪、泸溪等地的高腔剧团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高腔艺术开始迅速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而向安家老人就是辰河高腔繁盛潮流中的一员。

“我们曾经去过怀化的辰溪和洪江、还去过吉首、凤凰、芷江、安江等等许多地方,”老人谈此颇为自豪,“这里有许多的浦市人,他们都能看得懂,也都蛮喜欢看,他们开心,我们演出的也就很有劲。”

老人还为我们讲述了两场印象最深刻的演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年临澧,那次演出很重要排场很大,来了中央的领导,还有师长,许多的民警站岗,感觉我们演出很受人重视,所以特别卖力,就想让人听听咱唱的高腔。”说这话时,爷爷声音还有点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老人说,既然有这么多的观众,一定要让他们都看看咱们的地方戏,都夸夸咱们这里的人。这时,向爷爷颇有一股子少年英雄气。

最难的是在芷江的一次演出,那里是一个军队驻扎的地方,经济条件不好,“那里老火了(很累的意思),生活都困难。” 老人停下话语模仿了一个滑稽的表情,引得在场同学一阵欢笑,“虽然芷江人没有很懂方言,但也大致明白故事,都看得很开心,那我们吃点累也就值得上了。”

这个当时浦市的唯一剧团——向安家老人和他的朋友们各地巡回演出,为了让更多的浦市人听到家乡的戏,更多热爱戏剧的人看到和享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和娱乐,跑了大大小小许多地方,扩大了高腔的知名度,也让本地人多了份挂念、外地人多了份情怀。如今,辰河高腔已不仅在浦市这一发源地,它在泸溪县更是建立了文化传习所,为辰河高腔的传承延续点燃圣火。

情寄一生,即使杖朝之年亦是生命之重

正讲着自己与辰河高腔的渊源,到兴头上,向安家老人拿来了自己的私藏——复印的一大沓剧本,有《抢棍》、《打三不孝》、《昭君和番》、《槐荫别》、《迎母》五本。“这是别人手抄本被我拿来复印的,现在很难找到了,以前的剧本都在文革时候烧掉了。”老人小心翼翼的打开这些本子,十分珍视,当我们提出看一眼的请求时,老人竟也十分慷慨,连连说道,“你们喜欢可以拿去复印一份嘞!”

老人兴致极高地为我们唱了一段《抢棍》。它主要讲述刘自远被想要分家的兄嫂灌醉,被分给有瓜精的果园,于是刘自远欲拿棍打瓜精,其妻欲止而抢棍的故事。老人从“自与刘郎皆伉俪,恩爱夫妻如鱼水”唱至“辗步归家见娇妻”,虽中间有间歇停顿,但声音依旧高亢嘹亮。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摆摆手,“年纪大了!年纪大了诶!”

“年纪大了!没气了唱不上去喽!”老人说话间的笑容带着些遗憾。

孙女告诉我们,爷爷以往常常会和奶奶一起唱上两段,即使现在年纪大了,爷爷也会不自觉地随意哼唱几句。在爷爷的生命中,高腔显然已经变成了重要的一部分,变得不可分割了。

向安家夫妇将自己的生活与高腔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他们青年时的事业,也是老年时的回忆,也是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自豪的东西。像他们这样的辰河高腔戏剧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也正在将自己的情感与这质朴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将辰河高腔熔铸成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1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收集童谣和启蒙故事2
已经是论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实践队赴曲阜的第六天了。为了更好地弘扬儒家文化,传播儒家思想,同时为了更加了解儒家创始人孔子,实践队成员经讨论后决定收集关于孔子的童谣和启蒙故事。实践队成员在充分了解…
星星火社会实践活动第九天心得(
7月25日)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九天,今天不知为何心情特别地好!虽然三营的孩子不想背书,可是他们喜欢我为他们准备的成语故事视频,本来低着头的她们听到声音立马转向屏幕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非常着迷,等我关…
山东理工大学红色沂蒙之旅实践团召开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会
为提高成员们暑假社会实践期间的安全意识,引导成员们顺利完成暑假社会实践任务,做到文明实践、安全实践。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红色沂蒙之旅实践团召开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会,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参加。马善修担…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收集童谣和启蒙故事
今天上午论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实践队开展了收集童谣和启蒙故事的活动。实践队成员分为两队,一队前往孔子的出生地鲁源村和尼山以走访的形式记录当地人口耳相传的童谣和启蒙故事,一队前往三孔景区以游览的形…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支教特色活动—“守望杯”趣味运动会成功举办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大荔分队于7月23日在范家镇中心小学举办了第六届趣味运动…
记“湖南工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酃湖村脱贫产业调查及安全知识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7月
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酃湖村脱贫产业调查及安全知识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又一次来到衡阳市珠晖区酃湖村居民区,了解宣讲活动的意义及效果,对参加宣讲活动的村民们进行回访。上午…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赴泉州南安橘梦支教队—— 步凌南安展热忱,橘梦赤心暖炉山
2019年7月24日,是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橘梦支教队来到炉山小学的第三天,作为医学生,队员们更加珍惜此次身份转换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经历。一只粉笔,三尺讲台,纵栉风沐雨坎坷万千,仍披星戴月揣热忱永驻…
第一站 旅途的开始———梦寻锦绣河南,情定厚重安阳
第一站旅途的开始#梦寻锦绣河南,情定厚重安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在感受建国70周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
“洒夏扬光”开展趣味象棋课
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为丰富第二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让学生领悟生活的真谛。7月2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洒夏扬光”文化支教社会实践为洪冠中学…
绿丝带再出发,小制作迸发大能量
卸下一身的疲惫,当我准备入睡的时候,时间定格在2019年7月24日23:35。突然意识到,原来,这只是属于我们绿丝带的第三天;原来,在这么短的日子,竟也足以支撑起保护黄河的使命。思绪翻飞,下午团队开展小制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