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7月15日,江西农业大学农地调整调研团暑期社会实团队走进井冈山,进行实地调查访问,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状况和调查土地情况,做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者、践行者。
产业旺:依托红色旅游,助力脱贫
7月16日,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土地调整调研团来到了脱贫有道的大陇村,了解土地流转情况,传承红色基因,感悟井冈山精神。大陇村,历史悠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色墟坊的所在地,黄洋界红军挑粮小道的源头,有袁王升编地朱家祠、毛泽东旧居、毛公井等,还有范氏宗祠等,山青水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大陇镇大陇村是井冈山黄洋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原有居民51户196人,耕地150亩,山林800亩,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2016 年起,大陇镇以“民俗、宜居、生态、养生” 为理念,充分挖掘这里的红色基因,决定在此大力发展住宿、旅游、饮食、度假等绿色脱贫产业,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山水田园度假村,并引进井冈山陇上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度假村,通过产业互助模式,创建红墟坊乡村旅游公司,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其他农户以资金、民居、土地、山塘等入股,实现收入分红,助力乡村振兴。多样化产业的发展,大陇村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奔上了小康。
图为队员们聆听乡村干部讲解大陇村村情。
乡村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陇村内,井冈翠竹漫山挺立,宽敞的道路旁立着整齐的廉政标语,客家民居散落在田野之间,白墙上的手绘画讲述着红军故事,给客家民居增添别样风采。
红色旅游业兴旺,游客流量大,大陇村却格外的干净整洁。这是因为村里高度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将垃圾分类的举措落实到户,同时开设“垃圾银行商品兑换站”,村民可将收集的垃圾按照相应积分兑换包括食盐、牙刷、肥皂、味精、洗衣粉等日用品。大拢村在脱贫致富的同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产业旺和乡村美的和谐统一。
当地村民还表示:“我们客家人有两个特点,一是热情好客,二是爱干净,大家都愿意为咱们大拢村的环境出力。”如今,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大陇村上到老人,下至孩童,都养成了垃圾入篓的良好习惯,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大陇村村民交流。
百姓富:产业致富,幸福满足
实践队队员走访大陇村时,采访了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均对生活现状表示满意。家家户户因种植黄桃、莲子,养殖娃娃鱼,还有村民自己“单干”办民宿等特色项目而忙的风生水起,这个美丽的乡村在党和政府与当地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建设的越来越好。
在实践队队员们入户调研期间,不少村民正忙着准备接待即将到来体验红色餐饮文化的游客。实践队员们通过与大陇村村民的交谈,得知红色餐饮为她家带来可观收入,在提起对土地流转后现在生活是否满意,愿不愿意进县城生活时,她说道:“满意啊,我们现在有租金,还能自己开民宿和餐馆,生活已经是小康了啊。”这简单的话语与其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生活的满足,也是对党和政府政策扶持的感恩。
一位大爷在交谈中一直与实践队队员们讲述着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在大爷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红军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在实践队队员调研总结后,无一不被井冈山人民的红色基因所感染,真真切切的领悟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大陇村这个贫困村的美丽蜕变,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实践队队员坐在返程车上时,依稀听到村民们与前来体验游玩的游客们的欢声笑语,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笑声,笑声和着泥土的芬芳,飘得很远、很远……
图为队员参观大陇村村容村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0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