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乡村村支书访谈报告
一、 访谈时间
2019年7月8日
二、 访谈方式
当面访谈
三、 被访谈人
李书记,夏乡村村支书
四、 访谈内容
问:雕花蜜饯产量是多少?
答:全村的的年产量大概在两吨左右
问:我们雕花蜜饯现在占村民收入比例如何?
答:说实话,现在雕花蜜饯的话,它的生产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的时候有糖超标。现在的人比较注重身体健康,如果要大规模生产,质量还有待改善,所以生产量不大,我估计的话,对于我村的人平均收入,可能是每户平均提高五六百吧。(现在有三千多人)
问:生产雕花蜜饯的人主要是哪些?
答:主要是一些在家的老人妇女,她们在从事这些。
问:传承人有多少?
答:三个传承人,五十多岁了。
问:我们现在已认定的是三个,村里会雕刻的总共是有多少?
答:全村人中只是雕刻的话应该是有七八百多人,但把它当成产业来做的话,应该只有一两百多人。因为男人不好做这个,那些壮劳动力也有更好的事做,现在一般做的就是那些上了年纪,在外面找不到事做,在家里又不想做农活的,这一部分人就可以做雕花蜜饯的加工。
问:传承人年纪偏大的话,制作蜜饯对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答:这个没有,因为雕刻也不是重体力的活,在农闲的时候,在家里雕刻,相对来讲也是一种锻炼,锻炼手的灵活度和思维,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问:之前有了解到像罗先梅阿姨,它其实因为经常雕刻的话,颈椎是不大好的,包括储吉花阿姨,她就是从去年因为经常雕刻手腕有关节炎,就是说经常去雕,手会受不了。几位阿姨因为经常雕刻会对身体有影响。(对手、颈椎的伤害)
答:这个情况可能会有,会可能因为传承人接单数量太多,供不应求导致她们有时候加班加点雕刻,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问:那除了夏乡村以外还有其他地方有吗?
答: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主要是由我们的夏乡村为主,其他的地方的话,他没有形成这个产业吧,他那个只是自己生产自己用,我们是把雕花蜜饯作为一个特色产品在发展。其他地方都输自己有朋友来了,有贵宾来了,自己有些结婚、喜庆的日子把这个拿出来招待,招待些亲朋好友吧。
问:那我们夏乡村生产的蜜饯主要是,是怎么来卖呢?
答:目前的话,我们这个雕花蜜饯的话,都是通过有一些合作社吧,但是不是很有规模,只是说收了部分的雕花蜜饯制作的农户的产品来销售,产量不是很大。
问:是自己销售吗?
答:嗯,大部分是自己销售,也有合作社。比如雕花蜜饯传承人,他们就有一个合作社,他们可能就是他们,经常参加比赛,在外面就有名气,有一部分客源,销售要广一些,而且这么多年,他们有既定的渠道,会有固定的商家来找他们收购雕花蜜饯。
问:那这些商家包括哪些地方?
答:有很多,比如像张家界、凤凰古城啊,远一些的地方像上海、北京都有,但是销售量不是很大。就是在一些风景名胜区或者旅游区,就是游客比较多的地方,就可以销售雕花蜜饯。
问:雕花蜜饯现在基本还是当做旅游产品对吗?
答:对。
问:最近几年做雕花蜜饯的人数和往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是有少吗?
答:较往年来说要少,因为这个东西,现在是的话,年轻人不热衷,只有一些老的、年纪大的还在做蜜饯,新生的就没有了,有一些年轻的小姑娘也不是很热衷这种技艺。
问:夏乡村村委或者政府有什么扶持的措施?
答:这个的话,我们每年都有向旅游局、文化局申请。雕花蜜饯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文化长廊一直没有申请上,但是有一点奇怪的是,应该说雕花蜜饯的传承人都是在我们村里,每年的采访,包括央视的记者也是到我们村来采访。但是我们几次申请“文化长廊”,雕花蜜饯的传习所都没有申请下来,所以说政府对这块的力度,我认为是支持度不够强。反而有些地方雕花蜜饯并没有名气的还挂了雕花蜜饯传习所的牌子。我们也向上级领导反应过这个事,他们是认为雕花蜜饯在这个大范围是都可以,不单是我们这个村里有。这是当时给的答复。所以就其他地方挂了非遗传承所。后来也向上面反映了一下,我觉得这个好像有点侵权的行为。
问:是文化局那边?
答:但是他是说我们对上面的支持项目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为什么非把传承所的牌子挂到其他地方,而不是我们这里?我相信这一定是有一些相关政策扶持,既然已经申遗成功了,国家肯定就会有扶持,但是目前我还没有相关扶持、资金到位。
问:也就是说夏乡村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形式?
答:对,都是自己生产、自发的组织,政府没有多少扶持资金来加强技艺的传承。
问:您刚才提到的雕花蜜饯技艺的传习所是什么?
答:我是这样理解的,是雕花蜜饯有了名气,很多媒体都来报道宣传,可能外面的人,对于雕花蜜饯这种特产就会比较推崇,但是具体哪里生产,外面的人不知道,有些慕名而来的人只知道雕花蜜饯在靖州,具体的主要的产地不知道在哪里,就好像靖州杨梅,很多人不知道它到底是在哪里生产的,就有一些商家为吸引游客,就通过一些渠道,把牌子挂在了他们那里。
问:传承人是如何认定她是一级传承人,二级传承人这样子。
答:评定标准我不是很清楚,主要还是从他们的技艺来讲,参加了全国、省市的民间传统技艺的比赛,像罗先梅是在全国参加了一个蜜饯传统艺术的比赛,是银奖还是金奖,我有点忘了。获得认可后进行认定。
问:那政府那边也是通过这样一个比赛的形式去认定吗?
答:应该是这样的。
五、 访谈总结
本次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了夏乡村雕花蜜饯的生产人数、产量和规模。全村从业人数有一两百人且大多为老人妇女。本村有三位传承人,五十多岁。年产量在两吨左右,每户制作雕花蜜饯平均收入可提高五六百。今年的生产人数较往年要少。因为年轻人更多地往外面去挣钱了,不热衷于雕花蜜饯。
夏乡村是雕花蜜饯的主产区,靖州附近其他地区也有制作但未形成产业。制作好的蜜饯主要当做旅游产品进行售卖,卖到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地,有些传承人因为外出比赛也积累了一些渠道,可以卖到上海、北京等地但量不大。
村里虽然是雕花蜜饯的主要产地,传承人也基本来自本村,但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村委会几次申请“文化长廊”、雕花蜜饯的传习所都没有申请下来,反而是把传习所的牌子挂到了其他地方。后经过与非遗局副局长潘虹的访谈了解到,雕花蜜饯传习所是自主申请的,并不一定在主产地挂牌;且政府用于非遗保护的资金有限,主要用于非遗局主办的技艺培训活动且不是每年都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