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这项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以及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韵味,岭南师范学院“逆风飞翔”社会实践队于2019年7月22日上午八点在湛江市吴川松柏小学开展了扎染小课堂。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
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一项传统的手工艺,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纷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聚精会神地听扎染老师小霍老师介绍扎染的步骤。首先,要对织物进行扎结,扎结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圆形扎法,圆形扎法是要将白布中随意一处地方揪起来扎紧,可以一排一排有规律地扎,也可以随意扎。这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也是较多同学采用的方式。另一种是打结法,打结法是要将棉布的四个角进行折叠,把布的每个地方都打成结并用橡皮筋扎紧。打结的地方没有规定,可以任意扎,也可以四角扎,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扎结。运用这种方式扎结出来的图案花纹没有规则,远远望过去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老师,这个怎么扎?”“老师,这个颜色要怎么染?”“老师,快来看看我做的扎染。”一件件作品在同学们小巧的手中制作出来,一声声老师也甜进了助教小老师的心里。每位同学都很认真地进行扎结和染色,课堂从刚开始的有些许散乱到后来的有条不紊,整个教室充满了欢笑声。
扎染的过程及其繁琐,准备工作也较多,但是小霍老师却认为,只要能给同学们带来快乐,让他们学到新的知识,所有的早起晚睡都是值得的。
开展扎染课程,让同学们体验到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美,也让同学们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制作扎染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这就是“逆风飞翔”社会实践队开展趣味第二课堂——扎染课堂的初心。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地进行染色)
(撰稿:廖嘉仪)
(摄影:陆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48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7月12日于涪陵清溪镇丰收村成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参……
刘先容/文 谭冰 晏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让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意义,促进相关政策的实施。7月10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
刘先容\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阳光下成长,在最温暖的集体,开始一生最真切的体验……”志愿者和小朋友的故事在清晰、响亮的朗诵声中拉开序幕。7月10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
令狐会/文 谭冰/图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志愿者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将“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7月9日,志愿者首先抵达清溪镇……
令狐会/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李永超,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2017年他选择了做一名村官,到基层到农村。现担任丰收……
朱宗俊/文 令狐会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他们争做有志青年,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于7月9日下午5时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
朱宗俊/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基层,带到了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凝聚大学生党员力量,处处展现党员风采。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此次实践活动……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更好传承文化根脉、文化基因,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开展了“扬传统之美,承经典之魂……
令狐会/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