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农村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只有重视、挖掘、利用好乡土文化,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
7月20日上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践队员们正式走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走入村民家中,探寻北李庄村的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寻访过程中,小组队员了解到北李庄村的姓氏主要由袁、刘、李、谢等18个姓氏组成。此外,队员们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还了解到一些当地的民间传说,如红门寺灭寺、蟒蛇精救人等。入户调查期间,有一对夫妻最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王同云与其妻子刘会玲,一人擅长书法,一人擅长绘画。二人在多个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荣获奖项及荣誉称号,实践团在欣赏其书画作品时不禁赞不绝口。
图为实践队员与王同云夫妇合影(韩广花 摄)
据悉,北李庄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著称的大村。为观摩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与规模,下午四点,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当地的蔬菜大棚基地。其共占地约1200亩,以种植生产圣女果为主,大棚内亦种有菜椒、西蓝花等反季节作物。纵然大棚内温度很高,队员们依旧坚持跟随村民深入其中,聆听村民讲述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过程。紧接着,小组队员走访了村中几个家具制造厂。虽规模小,但带动广泛,为本村部分男性人员带来基本的工作途径和生活保障。高效农业、家具制造、服装加工为北李庄村脱贫攻坚的三大渠道。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北李庄村蔬菜大棚(韩广花 摄)
驻村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刘书记向实践队员们讲解拓展了诸多有关精准扶贫的内容与情况。强调了“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性,为接下来走访入户了解扶贫工作情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只待实践团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来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践队员将用行动践行总书记的指示,用行动助力精准扶贫。习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精准扶贫文化与传承乡村文化,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4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