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这是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在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支教的第十一天,也是支教队在唐庄村支教的最后一天。队员们为这“最后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唐庄村的孩子们也像约好了一般,早早等在教室外,准备开始今天的课程。
这一次,团队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动植物科普课,旨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植物和小动物,更加亲近大自然。这节课的主讲人是李沐宸,她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张常见的蜘蛛图片,孩子们立刻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紧接着,老师引出问题:“大家平时都见过哪些种蜘蛛啊,它们的外形区别是什么呢?”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小手高高地举着,眼睛里放着光芒。随机选了几名学生作答后,主讲老师李沐宸又详细地介绍了蜘蛛的种类、习性等等。理论知识讲解与图片相结合,孩子们都认真听着,心无旁骛。短暂休息后,孩子们迎来了张宇芊老师的植物科普课。一粒种子,孕育一个生命,一株植物的生活史,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史: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坚韧无畏,整个历程充满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主讲人张宇芊类比人与植物,这引发了孩子们对某些植物生理活动的思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个个生物上的专业名词经由老师生动有趣的解释,被孩子们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随后,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动物标本制作课开始了。这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老师,动物标本是什么样的啊?我们该怎么做呢?”“别急,我们先去找虫子。”使用脱脂棉,乙酸乙酯等必备材料,队员们做了几个“毒瓶”。“只要将抓到的虫子放到毒瓶中,我们便能得到制作动物标本的材料了。”听到这,孩子们认真地点了点头。没过多久,孩子们便带着他们的“毒瓶”回来了。课程开始,主讲人刘雪梅用几张动物标本的图片将孩子们引入课堂,接着她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些基本的标本制作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然后便进入了实际操作部分。只见一根根昆虫针被老师插入整姿板中,没过多久,一只肢体僵硬的彩色步甲虫又恢复了神气的姿态。孩子们看了,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手中的标本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完成了他们各自的标本。虽然任务完成了,可是孩子们还捧着自己的标本细细观察着,怎么也看不够。
“认识乐器”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主讲人王雪洁早早地在教室里等待孩子们的到来。课堂在一曲悠扬的笛声中开始,紧接着,又依次响起了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声音,孩子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思绪也渐渐飞向远方。声音戛然而止,主讲人王雪洁趁热打铁,开始介绍中外比较常见的乐器,并简单介绍了音色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历史文化。每介绍完一种乐器,老师都会播放一段乐器弹奏的曲子,使孩子们更好地记住每种乐器的音色,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最后的互动提问环节,孩子们也是积极参与。老师展示了几组乐器图片,每个小朋友都能准确地说出乐器名称,并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见解。这一节课已接近尾声,耳边又响起了熟悉的萨克斯演奏乐曲《回家》。我们即将踏上回家的旅途,不舍之情涌上心头。
十一天的支教之旅接近尾声。虽然团队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彼此相处却异常融洽;虽然大家要挥手告别,但是支教的故事仍在继续。牢记约定,初心不改,期待来年再相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34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