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至7月14日,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地球物理学类,测绘类,安全工程类三个专业学生组成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9天的以“加强灾害预警·关注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关心民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地震灾害是最常见,最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可以进行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可以大大减少当地的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地震发生时,与死神赛跑,所以懂得科学自救的方法非常重要。
西安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而西安北部是黄土高原,南部是秦岭,所以西安不在那两个大的地震带上,但还是在秦岭地震带的边缘上。历史上每四百年或五百年,关中就会有一次世界性的大地震。
7月6日,团队成员来到了明朝华县大地震的震中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柳枝镇张桥村进行考察。队员们拜访当地村委会,向当地工作人员询问地震信息,寻求考察指导。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先参观张桥村村史地震遗址。
(王琦先生向老师和社会实践队队员介绍张桥村的相关情况)
参观完成之后,依照当地村委的指导,队员们徒步前往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寻找地震遗址,在少华山发现较多地震留下的地质变动遗址。
(实践队员来到少华山)
在完成少华山考察后,队员们来到了千年古刹宁山寺,它是当年华县地震的见证者。
(队员们参观古寺)
实践队员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地考察地震遗址,掌握了一些资料,为后续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7月8日,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举办了座谈会,为实践队员们解疑答惑。首先,季灵运所长为队员们简单普及了GPS、水准、InSAR等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尤其是在地震监测方面各种技术的应用和优劣。接着,周聪博士介绍了地震学的相关方面及地震预警的知识,向队员们展示了中国的地震台网建设和地震预警机制。而后,专家们耐心解答了队员们对于防震减灾知识和方法的种种疑惑。
(专家为实践队员答疑解惑)
7月9日,实践队赶赴西安市地震局进行参观学习并参加了漫谈会。地震局专家先带领全队参观了地震监测的仪器,介绍了地震预警的四大系统,通过显示器展示了分布于西安境内的27个烈度台的分布位置,办公室多点访问式应急系统,储备电源和24小时供电系统。
地震监测中心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接着王磊工程师通过PPT讲解的方式先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情况、主要职责、西安地震观测的三大系统和实时对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设防的四大业务系统。
(漫谈会长大学子为防震减灾工作积极献策)
队员们就防震措施建设、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公民的地震知识宣传提出了问题,专家们一一解答并指出如何做到警钟长鸣是一个难题。
对于专家提出的问题,实践团队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回应,并给出以下建议:
1. 利用大学生群体,通过志愿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
2. 通过公众号等平台
3. 通过网络平台,抖音快手等
4. 把地震知识转化成搞笑的段子和动画
5. 和游戏软件合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为了能够通过数据准确直观地了解到西安市对防震减灾的宣传效果以及人民群众知识掌握的情况,2019年7月11日上午,团队在队长车婷婷的带领下前往西安北客站,分成五个小队在北客站和行政中心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经过线上线下兼顾的地震知识调查问卷发放并统计后,团队初步得出了西安市居民对于地震认识的一些结论。
(队员们出发去发放线下调查问卷)
大部分西安市居民对于简单的地震逃生知识都十分了解,76.4%的西安居民学习过地震自救知识,90%以上的西安市居民对地震逃生自救有较完备的知识储备。而对于地震的相关科学知识,70%以上的居民都不了解或是了解少部分,中小学生对地震科学知识的掌握非常出色,可见西安市对于学生的地震知识教育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仍需努力。
(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由此可见,在信息化的时代,地震的逃生自救知识的普及已经非常到位,但是地震知识的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能力主动学习并宣传地震科学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用科学知识为身边人辟谣,为建设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收获颇丰,通过地质实地考察,学到更多地质知识;通过政府座谈,对地震预警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为西安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与西安市地震局初步达成组建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防震减灾工作贡献力量的意愿。
7月14日,团队成员对社会实践进行总结,至此长安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加强灾害预警·关注防震减灾”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2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