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又是风和日暖的一天。在午睡过后,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韶山市韶润村暑期社会调研团,携手三下乡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便开始了随机走访,以期了解韶润村关于红色家风建设、文明家庭评比等相关情况,补充之前专门访谈的漏缺。
团队成员首先在村委会附近遇到了党员王立山,他告诉团队成员,现在村里的文明家庭评比主要是通过走访每家每户,去了解谁家为人处世较好、与周围邻居关系处理地比较融洽、孝顺老人、教育子女恰当等,去征求当地村民意见,看所要评比的家庭在当地口碑如何。然后上报到上级领导,由其来进行评定。在他看来,这种评比标准还是比较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既接地气,又充分听取了村民的意见。
图为团队成员就红色家风建构问题进行探讨。
接着,调研团队在村活动中心采访了村民毛冯英。在与毛冯英的谈话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有些家庭里面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里,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当事人也没办法,因为要出去赚钱养家,小孩又不能带,只能交给老人。而红色家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建构的过程,这些缺失父母关心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终究是不健全的。就如调研团队7月11日走访的党员彭磊所说:“我小孩班上也有一些考试不及格的,我问了一下他们的一些情况,他们(大多)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带的,父母在外打工去了,小孩子就要管,如果不管的话他就会很放肆,特别调皮,我觉得这与家庭教育有一些关系。”
图为团队成员与毛冯英在交谈。
毛冯英家中也是这样的情况。她的子女都在外工作,只有她和老伴还有孙子留在村里。毛冯英向团队成员坦言,她跟她老伴年纪都大了,没有那个精力去管教,现在孙子也逐渐到了青春期,越来越难以监管。而且由于她跟老伴在辅导孙子写作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在毛冯英看来,如果当地经济发展起来,她的子女能够回来本地工作,让孙子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长,对于此类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而红色家风能为留守儿童问题做些什么呢?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来空谈家风也是不科学的,这亦引发了团队成员们一系列的思考与探讨。
通过此次随机走访,团队成员对红色家风的系统性建构、红色家风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调查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家庭教育,可谓是红色家风建设中的重要风景线。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家庭永远是人生的课堂。家风好,则家道兴盛,社会和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02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