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从原始居住地广东被分散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四川,有90%以上畲族人民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畲族人民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
七月十日中午,由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二班和2018级数学一班的八名成员组成的寻找非遗调研队前往畲族宫,了解畲族文化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
此次团队了解到了许多畲族特色。例如,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并且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除此之外,畲族人民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畲族在发式方面的特色尤为突出: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以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拾骨重葬习俗。
此次队员们为助力乡村振兴跟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有独特的服饰和艺术文化,根据他们的这些民族特色队员们建议:经济发展可以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靠拢。他们的特色民俗节日活动如:春节“围炉”吃“黄金糍”、“二月二”会亲节会亲、“三月三”乌饭节蒸乌米饭、每年的农历五号风农节对“打”山歌……这些都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次调研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了畲族的文化特色,认识到了每个民族文化都是非常珍贵且特有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永远是一家”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才让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大家应该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9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