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革命老区,了解革命英雄子女生活现状,向老英雄致敬。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在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进行第五天的支教活动,同时其余成员前往烟庄村沂蒙六姐妹故居及毛坪村,对“沂蒙六姐妹”和“爆破大王臧西山”的子女进行寻访。
伴着清晨微凉,迎着东地平线泛起的丝丝亮光,支教活动正式开启。团队支教组的成员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看着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心中满是幸福。上课的铃声才响起,老师和孩子们就来到了户外,一起进行《大王叫我来巡山》的歌舞课程。看她们手拉手像松鼠一样畅快跳跃;听她们唇齿间像杜鹃一样高声婉转;树荫下的她们仿佛世间难得的精灵,微微一笑的脸庞满是欣喜。五天时间,队员与孩子相处得已是十分融洽。轻松悠闲的故事课上,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会张大嘴巴,满脸惊讶。一天的课程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队员们依依不舍地与孩子分发糖果并挥手道别。孩子的身影渐行渐远,可他们所带来的感动与满足,在队员心中蔓延。
与此同时,怀揣着内心的那份敬仰,寻访队员慕名来到了沂蒙山六姐妹故居,先后对公方莲的儿媳——王永芹、孙子——村支部委员伊西顺及杨桂英的二儿子——公方伟,听他们讲述红色往事并进行问卷调查。
队员在队长的指引下,先来到王永芹的家门前,轻叩木门,一张慈祥面容映入眼帘,队员们说明来意,老人略微思索,向他们娓娓道来她婆婆的红色往事。老人说:“记得婆婆有一次带领十几个村里人走了十几里路去接受任务,她们每两个人抬一箱150斤重的炮弹,翻越两座大山,头上是悬崖,脚下是不见底的深渊。在此情况下,她们沿着羊肠小道往返五十多公里,肩膀、脚和腿都磨出了血,但是没有人喊疼,是她们用鲜血和生命给予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老人说到动情处,眼里泪花闪烁,伸出手抹了抹眼泪。充斥硝烟的战场里固然涌现出一批批闪亮耀眼的红色英雄,他们的事迹脍炙人口。可毕竟是战场,也使得许多家庭不再完满。为此更需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祖国之富强而博学奋力。和老人道别后,队员们在前往公方莲的故居的路上,遇到了老人的儿子。他热情的接待了队员,除了红色往事,他还为大家叙述了村里的详实信息,加深了成员们对烟庄村的了解。在交谈过程中他说到:“没有这些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老一辈儿人,烟庄村也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好。”用鲜血和生命筑成背影的革命英雄们,为祖国建设无私贡献出自身力量,亲身体会这种红色精神文化带来的震撼并有所收获,也是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希望及需要的。
辗转来到公方伟的家后,他说:“俺娘在那个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担起大后方的组织工作,不仅在建国初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参与领导管理,还严抓计划生育政策、带队组织邻里乡村的广大妇女们种果树、烙煎饼等,做出了许多贡献。”说着,他拿起杨桂英得相片,轻轻擦拭。老一辈革命烈士受的罪、吃的苦,无法具体体会。但他为队员讲述的红色往事,像烙印一般印在了队员的心中,感动中免不了心中的苦涩。
最后,成员们来到毛坪村对“爆破大王臧西山”之子臧颜海进行专访。提起臧西山,在沂蒙崮乡老百姓的心中,这位在民兵史上创造了军事奇迹的老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是他们理想中的英雄。来到臧西山的故居,与臧颜海交谈时他提到:“一直谨记父亲说过的话,‘只要活下来,比什么都值得’他热爱生活,心态积极,以帮助他人为乐。”谈笑间流露出他开明豁达的情怀,“悲也一生,笑也一生,何不乐在其中”就是队员在与这位爷爷的交谈中,所学到的生活态度。
此次支教联合革命英雄子女专访活动的开展,使团队深刻认知了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内涵,更好的加强了爱国主题教育,也深入体会到革命英雄的伟大,弘扬了“无私奉献、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9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