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探寻红色文化之旅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徐林

为了学习红色精神,继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思想。7月17日,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红色教育基地寨卜昌村进行红色精神学习。

早上6点40分,“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实践团队与指导老师吕璟惠在河南理工大学南门集合乘车前往寨卜昌村。尽管天空下起了小雨,实践队员们的热情依旧高涨。经过简短的协商之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寨卜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民委员会的王兴平老师为实践队员讲解有关寨卜昌村的红色历史以及发展史。随着王老师的娓娓道来,实践队员了解到,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寨卜昌村成立,参与多场战役,战果累累。从寨卜昌村走出多位开国将领和英雄团队。他还讲到“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内容的教育而不是形式的教育,大学生接受红色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多读好书”并推荐了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以了解党和红军的发展历史。其间,他谈到“城乡融合”时,实践队员各抒己见,与老师交流各自的想法。实践团队队长刘志勇结合自己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谈到城乡融合的方式;实践队员张萌洲、薛剑奇、王洁分别就城乡一体化、经济制度和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践队员们的精彩见解让王老师连口称赞。下午,王老师带领实践团队参观当地古建筑群,从王氏祠堂到饱经战乱的老槐树,历史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接着,王老师

带领实践团队参观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纪念馆,古色古香的建筑留存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最后,在王老师的介绍下,当地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为实践团队讲解纪念馆门边对联的含义并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他满是书籍的书桌,老先生亲身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使实践队员大受脾益。

此次远赴红色文化基地学习,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是一次精神与思想的洗礼,打开了成员们的新认知,了解了红色文化基地的发展史,建筑史,有利于红色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30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简短小会议,反思加计划
简短小会议,反思加计划7月17日晚上,岭南师范学院“满天星”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五里村村委会里召开了一次简短会议。该会议重在解决队伍吃饭问题、第二天的支教课程安排及指导老师和相关领导过来…
后勤组的三下乡日常
我是后勤组的成员之一,后勤工作说多不多,但也说不上少。在这两天里,感触最深的便是小伙伴们在干完自己工作之后,会主动到厨房帮忙,一起努力自己的午饭或者晚饭。在课余时间,队员们还会跟孩子们玩,今天…
访谈历史知不易,南音魅力幸福溢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赴晋江市围头村暑期实践队来到围头村村委会,对革命老兵“战地小老虎”洪建材进行访谈,探寻围头村发展历程。并先后前往南音社与幸福院,对其社长与院长进行访谈。实践队率先来到围头村村…
“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实践团队赴寨卜昌村红色基地学习红色文化
为更深入了解、学习红色相关知识,7月17日,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实践队伍及团队指导老师吕璟慧,一同赴往焦作市苏家作乡寨卜昌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上午,团队来到寨卜昌…
绘科技手抄报,悟生活大智慧
今天上午,我们理学院科技组在党建办公室进行了与科技有关的手抄报的绘制。大家都积极配合,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堂“美术课”,更是教会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课”。它在潜移默化中教会…
嗅闻海香,触玩海水
嗅闻海香,触玩海水7月17日,岭南师范学院“满天星”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在度过了三天支教与调研相重复的日子后,终于在第四天按耐不住,齐齐跑到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五里村海钓基地钓鱼玩水去了。虽然三下乡比…
用歌舞点缀青春,用真情伴你成长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乡约盛夏”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通知,将科学与文化带到更多的地方,将更好的表演展现给当地群众,重庆师范…
水墨丹青,用国画遇见最美童心
水墨丹青,用国画遇见最美童心7月18日,暑期三下乡“晨馨”社会实践队为盐庭小学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国画课,队员从中国画的起源、中国画题材分类、中国画的技法三方面给小朋友们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
悠悠莲花意,文创义卖行
近年来,文创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利器备受关注。这一次,青协志愿服务团也选择了制作文创作品这一途径以更大程度地宣传绍兴莲花落。志愿服务团的文创作品最大亮色是帆布袋的设计,利用丙烯颜料在帆布带上绘制…
“远图”开展舞蹈课堂
舞蹈课,对于乡镇小学来说一直是个“稀罕货”。7月17日,随着悠扬的《青春纪念册》歌声响起,舞蹈课于顿梭中心学校的舞蹈教室中拉开了帷幕。“据我们队伍了解,尽管可能会有些乡镇小学配备了舞蹈室,但是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