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革命老区,了解革命英雄子女生活现状,向老英雄致敬。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开启第三天的支教活动,并来到沂蒙六姐妹故居,对六姐妹的子女进行专访。
图为红心弘艺团队在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孩子们拿住心爱的作品热烈欢迎,孩子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宪瑞 摄
伴着清晨微凉,随着东边地平线泛起的一丝丝亮光的出现,第三天的支教活动正式开启,“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支教组的成员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了教室,今天团队的哥哥姐姐们为孩子们带来了舞蹈课和故事课。随着舞蹈课的开始,老师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一起跳《大王叫我来巡山》的舞蹈。她们手拉手像鸟儿一样畅快跳跃,微微一笑的脸庞满是欣喜。经过三天的相处,大家的相处变得更加融洽。轻松活跃的故事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着,时不时发出惊叹。每个孩子,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就像童话故事中的小王子一样。课程结束后,支教队员们为学生分发了糖果,并由家长将孩子们接回住处休息。
专访组的走访活动也同时进行着,怀揣着内心的那份敬仰,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慕名来到了沂蒙山六姐妹故居,先后对公方莲的儿媳——王永芹、孙子——党员、村支部委员伊西顺及杨桂英的二儿子——公方惟进行问卷调查,并听其讲述红色往事。
迎着浓郁的桃香,迈着矫健的步伐,山东理工“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手拿一张张布满笔记的问卷向村里走去。首先,队员们来到王永芹的家门前,轻叩木门,一张慈祥而热情的笑脸便出现在队员们面前,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公方莲的故事。老人说:“婆婆有一次带领十几个村里人走了十几里路赶去接受任务,她们每两个人抬一箱150斤重的炮弹,翻越两座大山,头上悬崖脚下是不见底的深渊,就这样她们沿着羊肠小道往返五十多公里,肩膀、脚和腿都磨出了血,但是没有人喊疼。”动容的故事使我们感悟颇多,革命英雄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庄严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燃尽自己的躯体,给了敌人恐惧、国人光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给予了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
图为队员们来到公方莲的儿媳——王永芹、孙子——党员、村支部委员伊西顺及杨桂英的二儿子——公方惟进行问卷调查,“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手拿一张张布满笔记的问卷,听老人讲解红色的历史往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宪瑞 摄
和老人道别后,队员们在前往公方莲的故居时,遇到了老人的儿子——伊西顺。伊西顺热情的接待了“红心弘艺”实践团的成员们,顺利进行着交流,除了红色往事,他还为大家叙述了村里的详实信息,加深了成员们对烟庄村的理解。在交谈过程中他说到:“没有这些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老一辈儿人,烟庄村也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好。”用鲜血和生命筑成背影的革命英雄们,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伟大的力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其后,队员又辗转来到杨桂英二儿子公方惟的家里。公方惟说:“杨桂英奶奶在当年那个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担起大后方的组织工作,不仅在建国初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参与领导管理,还严抓计划生育政策、带队组织邻里乡村的广大妇女们种果树、烙煎饼等,做出了很多贡献。”说着,他拿起了杨桂英的相片,并轻轻擦拭。老一辈的革命受的罪、吃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公方惟为我们讲述杨桂英奶奶的故事,像烙印一般印在了我们的心中,感动中少不了心中的苦涩之情,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缅怀革命先烈,积极学习革命精神。
图为照片记录这当年着杨桂英奶奶年轻的不同时期经历往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宪瑞 摄
接着,成员们来到毛坪村对“爆破大王臧西山”之子臧颜海进行专访。提起臧西山,在沂蒙崮乡老百姓的心中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位在民兵史上创造了军事奇迹的老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成员们来到臧西山的故居,在与臧颜海是交谈他提到:“我一直谨记父亲对我说过的话,‘我只要活下来,比什么都值得’他热爱生活,心态积极,以帮助他人为乐。”谈笑间流露出他开明豁达的情怀,“悲也一生,笑也一生,何不乐在其中”就是我们在与这位爷爷的交谈中,所学到的生活态度。
图为毛坪村对“爆破大王臧西山”之子臧颜海和团队亲切的交流,并且说新现代人应该怎么做社会需要的人才,勇于奉献奉献,团队积极听取他的意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宪瑞 摄
此次支教及革命英雄子女专访活动更好的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了爱国主题教育,
深刻学习了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内涵,深入体会了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2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