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之采访新四军老兵: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赴皖南采访老兵实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NEWX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7月17日电 (通讯员:王怡、杨倩雯、黄靖怡)

何为“老兵”?那是一个坚强的群体,是一份青春的激情,更是一段热血的岁月;那是一份齐天的力量,一页血染的风采,是共和国旗帜上猎猎飘扬的嘹亮军歌,更是中华大地上永不言败的威武军魂!

也许,曾经的辉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去;也许,青春会不在,豪情会远去;也许,壮丽将不再壮丽,热血将不再沸腾······但是,就像美国著名军事将领麦克阿瑟元帅说的那样,“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慢慢凋零。”尽管时间在老兵们的身上留下沧桑的痕迹,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气概万古长青!因此,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赴皖南采访新四军老兵团队再次来到了数位年迈的老兵身边,感悟他们的经历,聆听他们的心声,传承他们的信念!

7月16日早晨,太阳依旧默默地洒下熠熠光辉,鸟儿依旧慵懒地吟唱清脆乐曲,可与往日不同的是,队员们早已带着更为坚定的眼神,迈着更为沉稳的步伐,以更为高昂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今日的采访活动之中。

第一组队员们的采访对象是昔日的吹号兵——吴开现老先生。由于已是92岁高龄,吴老先生无法完全听清队员们的问题,但谈及为什么要加入新四军参加战斗时,吴老先生却立刻回答了队员们,“日本鬼子打我们中国了,我们哪有白白挨打的道理?就要打回去,为人民服务!”听到这个果断坚决的回答,队员们深受震撼,尽管吴老先生的听力大不如前,但是,他那份对国家的由衷的热爱之情、那颗愿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慷慨之心始终未变,甚至与日俱增!“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着意深。”这,便是对吴老先生数年来生活的最佳概括!

图为吴老先生所获勋章及证书

当吴老先生向队员们展示当年使用过的号角时,他的眼角开始微微泛红,泪水似乎也已在眼眶里打转,无需言语,队员们便已懂得,这是吴老先生的“英雄暮年,夕阳何奈”的悲哀与无奈,是吴老先生与时间博弈的艰辛与不易!后来,吴老太太还告诉队员们吴老先生平时最爱看战争片了,虽只是一个简单的爱好,队员们却无一不为之动容,这就是战士!一位曾经热血沸腾、无所畏惧的战士!更深的,这便是身处暮年的老战士最朴实又最柔软的豪迈情怀!

图为吴老先生向队员展示当年所用号角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了解到吴老先生的家庭条件并非特别富裕,且当地政府也未给吴老先生足够丰厚的津贴与补助,看着吴老先生消瘦却依旧挺拔的身躯,看着吴老先生的孙子也像爷爷一样吹着号角,队员们明白,吾辈之任务,绝非仅仅了解他们而已,唯关爱与传承,唯将老兵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才是大道!

图为吴老先生孙子在吹号角

图为团队与吴老先生的合影

第二组队员们探望的是新四军老战士查富成老先生。查老先生入伍时间很早,在1940年便参加了新四军,如今已是96岁高龄了。在村民和查老先生儿子的帮助下,队员们来到了老先生的房间,房间虽有些许陈旧,给人一种沧桑之感,但墙上挂着的查老先生的纪念照,却在向队员们讲述着一段英勇激情的岁月,演绎着一份真挚爱国的情怀!

图为查老先生的纪念照

虽处鲐背之年,查老先生依然精神抖擞,只是由于腿部受了伤一直无法下床。查老先生见队员们进来立即从床上坐起来和队员们友好地握了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查老先生年纪大了,口齿方面不是很清晰,采访的过程中队员们凑得十分近也只能努力听到个二三,但是,查老先生的精神与气概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语言符号,也早已凭着坚定不移的神情直击队员们的心灵。

图为老先生讲述当年的战斗史

采访过程中,查老先生始终很积极,有问必答,他不仅向队员们讲述了战斗经历,还一直鼓励当代青年人要多读书多为祖国做贡献。接着,队员们把之前志愿者给老先生拍的照片递给了他,看到老先生仔细认真地看着自己穿着军装的照片,队员们都十分动容,这不仅仅是一位战士对军装的敬爱,更是一位炎黄子孙对国家的热爱!最后,队员们和老先生又寒暄了几句,带着一份更深的感动、一份更重的责任感离开了。

图为传递老人的照片

第三组队员们则来到了宣城市老年公寓拜访新四军老兵张发宏老先生。老先生在十六岁时正式参军,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了,曾经参加过莱阳战役、崂山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虽然老先生年事已高,听力和记忆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衰退,但当队员们敲开张老先生住所的木门时,张老先生却仍展现着军人独有的坚定气质与抖擞精神。那时张老先生的儿子张宝华先生恰巧也在屋内,他为队员们的采访提供了许多帮助。在长达一小时左右的采访过程中,队员们不光了解到张老先生艰辛而光荣的一生,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图为队员们与张发宏老先生及其儿子张宝华先生交谈

图为张发宏老先生的勋章

“要吃苦耐劳,不投机取巧,人要活得光明磊落。”张老先生便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即使年华逝去,但老人的精神与信念永不老去,张宝华先生还将父亲曾经获得的勋章拿出来给队员们观赏,感受张老先生的峥嵘岁月。临别时,张老先生不住地双手合十向队员们表达心中的喜悦,最后,队员们一起同张老先生合影留念,并同老先生挥手告别。

图为队员们与张发宏老先生及其儿子张宝华先生合影

碧血丹心,披肝沥胆,他们舍身为国;风华易逝,初心不改,他们鞠躬尽瘁;无悔戎营,铁骨铮铮,他们忠印寸心。烈火见真金,革命经风雨,纵使时代变换,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也不能抛弃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民族之魂,而在新时代继续积极传承新四军老兵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品质尤为重要。这也印证了本次暑期实践的主题,让红色之志永蕴吾辈之心!

文案 | 王怡、杨倩雯、黄靖怡

摄影 | 王祖毅、于唐玖、马天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05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葵花向阳开,童声咏流传

在安顿好行李、对张畈村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招生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正式上课环节。作为音乐课任课老师,我想将小朋友们所学的歌曲与我们此次的调研主题——“赓续抗美援朝精神,探索红色…… 郑梦月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遨游书籍之海,陶冶文学之美

为培养学生文学能力,提升文学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我作为小葵花实践队的一员,在阳新县张畈村张畈初级小学大班(即三至六年级)开展了一堂书籍推荐课,介绍日本著名作家…… 何皖佳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青春烛梦,一路前行

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三下乡”支教之旅已经快接近尾声了,短短时间我感受很多,也收获颇丰。支教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去给农村小朋友上上课,支教是一种责任,一…… 闻姗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葵花暑期支教活动进行中

2023年7月7日是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来到张帆初级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七天。上午6点30分,支教队员们已经全部起床,洗漱完毕后,居住村委会的队员步行前去张畈初级小学与剩…… 何皖佳 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青春正当时,支教伴成长

怀揣着一份执着的信念和一颗热忱的心,我跟随学院组织的暑期支教团队——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实践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夏天,伴随着炙热的太阳,多了些燥热与沉闷。…… 王钰铃 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查看全文 >>

小葵花实践队大班“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课程顺利开展

(通讯员王钰铃)为让支教地区孩子铭记抗美援朝历史,赓续抗美援朝精神,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于2023年7月8日上午针对对点支教小学——张畈初级小学——大班的24位小朋友开展了“铭记抗…… 2023小葵花实践队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葵花实践队大班“硬笔书法课”顺利开展

(通讯员闻姗)为了提高孩子们书写水平,写一手好字。湖北师范大学小葵花实践队于2023年7月8号上午针对支教地点—张畈初级小学—大班24位小朋友开展了“硬笔书法课”,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堂有…… 2023小葵花实践队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微光亮星空,爱意暖童心

伴随着夏日的骄阳与蝉鸣,我跟随着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支教团队——小葵花实践队,来到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张畈村进行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绵延的山脉下,坐落着张畈初级小学校…… 王钰铃 何皖佳 詹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最新发布

建设美丽乡村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已经在杭州各街道、乡镇开花,“建、管、用、育”的一体化长效机制也逐步构建起来。文化礼堂已经逐步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烈日夕阳,暖情护送
为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增进对学生的了解,“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在上午和下午课程结束后照常组织护卫队护送学生回家。护卫队伍由班主任、支教组老师、保卫组成员以及其他有空的队员组成,以确保能够…
在离别中成长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汇演当天小班表演的节目是《送别》,年龄尚小的他们不知曲中意,而我在昨天一遍一遍教他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离别。每一个小朋友都很可爱,很纯真…
探寻红色中山
7月17号上午,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雏凤清音调研队一行10人来到中山市大涌镇,探访杨丽荣烈士纪念碑。据介绍,杨丽容是中山申明亭人,抗战时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山抗日救护队队员,1939年7月日军…
“镐”世“计”忆之领略大秦风光,聆听礼法之乐
《诗经•秦风》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一首秦时军歌,它充满着民族精神,体现着秦兵的高昂士气与慷慨雄壮。当驻足于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前,不经遐想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英姿,去探索…
山东理工大学旅动未来实践团开展慰问空巢老人活动
为了进一步继承“关爱老人”的光荣传统,发挥时代先锋作用,培养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7月16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旅动未来实践团在村文书刘富强的带领下于掌平洼村开展慰问空巢老人…
“行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启航
渗透耕读立身思想,探索新型乡村支教,7月16日,“行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缙云长坑小学开展为期六天的支教活动。据悉,长坑小学夏令营活动将与德育有效结合,把德育内容化作学生的一种自身需要,让更多的…
“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实践团队开展红色文化相关工作
以画传情,以文写意。为了以更生动的形式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7月16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红色基因,扬时代风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于理化楼506举办设计以“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海报活动…
关爱孤独症儿童,“雷锋驿站-关爱天使宝贝”团队正行动
本网讯(数统学院陆淑颖)为关爱孤独症儿童,提供给孤独症儿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响应新时代学雷锋的号召,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赴芜湖雷锋驿站—关爱天使宝贝团队于7月16日下午到达芜湖市孤独症协会开…
钱江学子继山西吕梁后,又去追梦了
7月8日到7月15日,在连续两年远赴山西吕梁进行支教研学之后,今年钱江学院爱心追梦暑期社会小分队共17名成员在杭州市萧山区义蓬街道开展了暑期社会活动。本次活动是钱江学院机关党总支和杭州市钱塘新区义蓬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