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连云港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的海陆交汇支撑点。去年11月,连云港成功获批准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今年6月,连云港淮海工学院成功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江苏海洋大学建设,对连云港优秀海洋文化中的“海魂精神“进行传承和保护,江苏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非遗协会深入开展了“江海学子筑海梦,山海文化塑海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遍港城寻海洋文化、弘海魂精神。
海魂寻根,挖掘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
7月1日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寻找海洋文化文献资料,他们查阅了《海盐传奇》、《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连云港海洋文化》、《连云港山海文化集》等相关书籍,了解了连云港民间传说大多与山、海、盐等自然环境相关,如海州白虎山海眼的传说,高公岛高姑舀海传说,望海楼泉郎与鸽妹故事等等,通过这些传说可以领略到劳动人民坚强的性格和善良的品行。同时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到魅力四射的连云港海洋文化,如华夏海权第一石,徐福东渡启赣榆,浪涌波绕《西游记》,《镜花缘》牵海与盐等一幅幅生动的海州影像。面向大海的连云港,有着蔚蓝色的历史文明,蕴育了独特的海洋精神与品格,不断地塑造着民族的灵魂。
为进一步挖掘连云港海洋文化,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先后于7月2日、3日走进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在民俗博物馆中,他们着重参观了海韵渔盐展厅,了解了盐民晒海盐是盐民长期形成并流传的特殊风俗民情,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盐婆生日、敬龙王以及晒龙盐等。以及渔民出海捕鱼中形成的海上第一顿饭的讲究、餐具的摆放、谐音字的使用等习俗。在博物馆中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参观了古老的制盐工具——盐撇,领略了《镜花缘》中的海洋文化魅力。
7月4日和5日,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分别对赣榆徐福祠、海州湾渔业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徐福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航海家,海上丝路第一人,是传播中华文明的伟大使者。徐福为秦始皇出海寻找长生之术,虽是奉命为之,但其敢于面对未知凶险的大海,不顾风险东渡蓬莱“仙岛”,这种敢为人先和敢于同大海做斗争的坚韧品质一直流传至今,并影响着许多靠海吃海的渔民,这种品质不断积累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迎潮而上的进取精神和风雨同舟的协作精神等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精神。在海洲湾渔业博物馆他们了解了传统渔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刻体会到生命海洋的博大精深和海洋生物的五彩缤纷。
海魂寻源,领略名家眼中的海洋文化
6月30日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共同采访了民俗博物馆现任馆长、前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程志娟,与程志娟馆长一同探讨民俗文化中的海洋精神源泉。程馆长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为例,她说,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仰产生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与海洋渔业生产及其海事活动密切相关。关于不变的海洋精神问题,她认为是对海洋、对自然的一种敬畏精神,以及渔民与天斗、与海洋斗,无所畏惧的精神,因为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会从心里去敬畏自然。他们敬畏着自然、海洋,希望从海洋得到馈赠,同时也希望能够和海洋和平相处。这次采访中,程志娟馆长的一席话让实践团成员们收益良多,使自身对于海洋精神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家都感受到了民间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认识到海洋文化的重要性。
海魂寻遗,寻找非遗视角的海洋文化
6月29日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市非遗博物馆开馆当天走进该馆进行海洋非遗与海魂精神调研。在馆内他们参观了旧式纺车、旧式水车、黑陶、海苔等独具连云港地方特色的展品,同时领略了淮盐工艺和贝雕工艺的风采。这些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这些遗产值得我们一起去保护、传承、发扬。整个参观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都深深体会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镌刻着自身独特的海魂与神韵,同时深刻感受到每一位非遗人拥抱淡泊与宁静,坚守着非遗传承的初心,践行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海魂寻梦,启蒙童真世界的海洋文化
为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互动,7月6日非遗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连云港高新区宋跳社区旺旺幼儿园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海洋文化知识科普小课堂。他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此次活动向小朋友们普及了海洋知识,传播了海洋文化,增强了小朋友们的海洋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让小朋友们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参与到海洋保护的活动中来。
海魂寻力,凝聚非遗传承的海洋力量
为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港城海洋非遗的认识现状,探寻保护海洋非遗文化的路径,助力连云港海洋非遗保护与开发,7月7日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最后统计得出大多数群众对淮盐文化和徐福文化最为熟悉的结论。在调研过程中人们纷纷表示传承海洋非遗文化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调研结束后实践团的成员们也相信在各方重视与保护下,海洋非遗文化定会成为连云港建设国际海滨城市的核心要素。
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的前夕,非遗实践团的师生们以研讨会的形式总结了活动的成果。会上,实践团指导老师包家官表示,挖掘连云港海洋文化资源,有助于塑造海洋文化精神、打造海洋文化品牌。本次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在寻根、寻源、寻遗、寻梦、寻力海洋文化的过程中,应用技术学院“江海学子筑海梦,山海文化塑海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挖掘港城海魂精神,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将海洋文化融入连云港的精神魂魄中,为期十天的非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0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