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起源于宣城泾县,泾县的宣纸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为了解宣纸的历史,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传承红色基因,构筑书香课堂”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泾县,调研宣纸文化。
绿宝街内作为泾县文化名街,众多宣纸经销商聚集于此,记者跟着实践团队来到了一家以毛笔字为店铺匾额的宣纸店。店铺约一百平米,三层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宣纸。老板陈九林热情招待了赴泾县实践团队。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从靠里的货架上拿下三沓宣纸,以水试纸,向队员们介绍了生宣、熟宣和半熟宣的区别。“我轻轻摸了一下纸,感觉特别软,还有一股淡淡的草香。有一种雅致的风韵。”队员汤文静向记者表达了初见宣纸后的感受。“咱们宣纸都是用优质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的,纸的韧劲大得很,不易破,别处可难寻得嘞!”陈老一脸自豪地向队员介绍道。
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宣纸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传承,才能保存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01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