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牛皮影戏”、“灯影戏”,是长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民族风格的传统戏。用硬牛皮做成的人物或动物照射在白色的荧幕上,配合音乐、唱白以表演故事来呈现的民间戏剧形式,它既是所有中国造型艺术的结合,又是传统艺术表演艺术的升华。为了追溯皮影文化,探究文化创新活力,寻找优秀的皮影文化。
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1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15日全体到达皮影之乡环县后,于16日上午8点10分与当地皮影手艺人张治文和文化馆负责人在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问候合影。并在之后与皮影保护中心的李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商议基地挂牌相关事宜,李主任表示,十分认可当代青年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同时李主任对队员们的方案提出问题与建议,表示要解决非遗传承的问题,就要干实事,做出可操作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案,否则一切就是纸上谈兵。
队员们于上午9点参观皮影文化馆,董老师为大家讲解各种皮影的造型、人物的头饰、神架子、精怪等不同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想象现实雕刻不同的形象,如:白蛇修行久道行深就更具人形,显然一个人类美女的样子;而青蛇因其道行浅就显得面目可怖。还有许多形象融入了先民的丰富想象,如:皇帝的坐骑拥有象头、蛇尾、虎爪、马身。环县道情皮影与其他皮影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道情皮影有三种独创的乐器,四弦、甩梆、渔鼓。在皮影文化馆内,队员们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演起了皮影戏”。我们还了解到,解长春先生是环县道情皮影的奠基人,将二弦改为了四弦,是道情皮影的独创乐器,造诣十分深厚。
上午11点,队员们遇到了同样来环县的甘肃农业大学的同学,队员们与他们交流分享这两天的学习成果以及对皮影文化新的认知,与他们一起继续探索新的知识、新的传承方法。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身践志行,利用自身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文化,将皮影文化扩展到各大高校是每个时代弄潮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下午14点,年逾古稀的道情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仅有两人)——史呈林先生与他的皮影班子进行了皮影表演。“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皮影的艺术魅力名不虚传,乐器演奏间极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听罢久久不能忘怀。史呈林先生是前台巧手,在演出结束后,我们队员就关于环县道情皮影的发展历史、对于传承以及创新皮影的看法以及史呈林先生本人一直坚持表演传承皮影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环县道情皮影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在300余年的沧桑巨变和发展提高过程中,以其悠扬激越的道情唱腔,精雕细刻的皮影造型,传统灵活的演出道具,神奇高超的表演技巧,成为黄土高原人民倾诉感情、劝善惩恶、丰富生活、娱神娱人的特殊形式,也成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现宝。传承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传承保护道情皮影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字:郑妙妙 张嘉韫 张宇婷 肖倩
图片:丁童童 祝杨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8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