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天
引言: 60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地里只要是绿色的东西都塞到嘴巴里吃了,是一个吃不饱饭的时期。70年代是风云变幻的岁月。这个时期,人们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的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个年代家庭饮食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开始由吃饱转变到吃好。90年代是突飞猛进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百姓进餐馆尝尝鲜再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百姓的生活从艰难时代的啃树皮吃野菜;到后来的大食堂公社化;再到后来的粗粮窝窝头,白面饺子;再到现在家家户户的大鱼大肉和下饭馆改善生活。
村民的生活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变好。做饭从劈柴烧火到用煤炭,到用优质煤,到天然气全村覆盖;村民用电从简易的手拉闸到安全便捷的供电统一计量箱;村里的小路从尘土飞扬到柏油马路;村里的危房也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改建……7月15日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了解当地的生活变迁的具体惠民政策,特地拜访了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西徐庄村村主任徐同礼和程庄村村支书程建民。当他们得知我们是大学生实践团队进行社会实践时徐同礼书记程建民支书都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但是由于我们到达程庄村时时间已经有一些晚,虽然程建民主任有要事去办,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简单的对我们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西徐庄村:
徐同礼朴实憨厚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想要全村人共同致富的雄心壮志,他充满自信地与我们讲述着西徐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表达了对于未来西徐庄村的一个发展规划。在贴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办公室里,徐同礼主任向我们解释了近几年村子飞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现在与过去的基本情况。他谈到,现在国家政策特别好村子里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已经达到了全村全覆盖,村子里的贫困户最开始的100多户现在已经减少到了10户以下。对低保户和残疾人都有很大的比如现在村大队门口的那个精神失常的阿三,他的生活都有咱政府保障。咱们村现在三个保障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咱们的九年义务教育绝对落实到位,家家孩子都上学,医疗保险咱都有,危房都拆除了,住房全部翻新,全村通了天然气现在都不烧煤了,对于低收入者我们还给安了空调,没有说是过不去的家庭了。冬天取暖原来提倡烧优质煤,现在我们都不烧煤了,村里集中供暖,空气质量都变好了。随后我们问到当地的支柱产业,徐同礼主任说道我们村的支柱型产业是做粉条,这个产业在我们这里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从明朝开始就有了,结婚盖房买车等高消耗都是这个产业支撑的,我们的这个产业在今后要逐步走向正规,污水处理要达标,要拿到各种生产许可证,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不随便添加添加剂,卫生方面必须要改善,小作坊合并规模化生产,总之要全面提高我们这一产业的生产水平,只有做大做强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越来越好。最后他谈到,原来我们老百姓注重吃饱,但现在我们要注重吃好更要注重吃的健康。
程庄村:
程建民主任说到,政策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啥叫吃苦。60年代那会苦的原因是因为咱们跟苏联关系恶化,我们要还债,粮食上缴又碰上了自然灾害,人民饿的受不了,你看现在国家富强了,咱们也不用还债了。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计划,2020年咱们就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吃饭这个事情咱们早在上世纪末就打到温饱水平了,咱们村现在的人吃的都可好了,村里熟肉店,便利店,饭店到处都是人们想吃啥就吃啥,哪像以前吃饭去大食堂,要粮票,食物单一匮乏,吃不饱吃不好的。
小结:行走在熙攘的村落里,看着身边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规整的复式楼房,感慨着生活的大变迁。以前贫困的农村到现在的小康村,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改善民生做出自己的努力,使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50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