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14时30分,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赴肇庆市四会市黄涛中心小学师心服务队热学课堂顺利开展。本次热学课程中,支教组组员陈一帆重点讲解了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将热学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组员陈一帆以温度的测定问题引入,使学生们对室温计、体温计、温度计有了一定认识。随后,学生们惊讶地了解到,温度计并非测量温度的唯一工具,有一些极端的温度无法通过温度计测量,例如太阳的表面温度为5000-6000℃,早已超出了温度计的测量数值。
热胀冷缩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热学的一个难点。组员陈一帆引导他们用手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对温度计内的液体高度进行观察。学生们观察到,液体的液面高度随温度计示数增大而升高,随温度计示数减小而降低。他们纷纷表示不解。“这是因为一定体积下的液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组员陈一帆解释道,他还表示,除了液体,固体和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们恍然大悟,随即踊跃举手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热胀冷缩现象。
为了证实固体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组员陈一帆的指导下,学生们将热水浸泡后的塑料球与冷却后的塑料球进行对比,观察它们是否能顺利通过金属环。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热水浸泡后的塑料球胀大,无法通过金属环,而冷却后的金属球则可以顺利通过金属环。实验取得了较大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了他们对于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科学不是束之高阁的学问,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应用于实际。组员陈一帆注重对学生科学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他列举了道路桥梁具有伸缩缝以及可以用热水浸泡瘪掉的乒乓球使之恢复原样的例子,说明了热胀冷缩可以应用于生活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与小组同学共同探讨了更多关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的事例,他们认识到热学的运用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生活中方方面面。
热学课程开拓了学生们的科学视野,解答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热学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为学生们科学学习奠定了基础,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课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4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