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清晨,安徽师范大学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褪去舟车劳顿的疲态,直奔三河古镇。“我们这颇有些像去赶集,只是挎的不是竹篮,是相机;要寻的不是物质,是古镇的历史和风情。”队长李瑶瑶在出发时文艺而风趣地向队员们说道。
三河古镇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底蕴,2015年“新晋”为国家5A级景区。团队调研采取全面撒网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策略。在集中考察三河知名特色历史文化,如诸葛羽扇、米饺米酒、方家剪纸等之前,团队安排队员进行一次实地探访,以期挖掘出更深的古镇风情。
排雷般考察,觅得古镇历史
街边连片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脚下大块的条石首尾相连、光滑质实。团队成员赞道:“上有游龙兮在天,下有千岩兮盖地。”古镇200米长的南街,团队足足花了3个小时考察。
期间,队员何华东在拍摄一个古危房时,发现其外墙上钉有两竖排形如梭子,中有圆孔突出的铁具。“我觉得它们应该是方便主人攀爬到房顶修整砖瓦的。” “不对,你看它们之间的宽度,并不适合正常人攀爬,所以应该是用来固定墙体的。”队员杨沛昀比着两个铁具之间的距离说道。队员们带着这个疑问,沿街询问了过百个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一位八十岁高龄的奶奶向队员说道,“这些年代可久得嘞,具体干啥的我也不大晓得。”她还笑着说:“你们跟那些平常来玩的人真不一样,跟排雷式的,问的东西连我这个三河土长的老人都不知道嘞!”
队员正在向奶奶询问铁具的历史。 通讯员 杨沛昀 摄
“大家的细致认真值得表扬,但历史不只是残存的遗迹,所以我们要善始善终,由表及里。只有挖掘出历史遗迹之下的社会文化内涵,我们才算得上真正觅得了三河古镇的历史。”戴老师通过微信,向队员们远程指导。
谈心式访问,聊出三河风情
在实地的人物访问中,团队安排队长李瑶瑶和队员李文两位面慈心善的小姑娘和清晨在亭中纳凉的爷爷奶奶们唠嗑,采取“攻人先攻心”的战略战术,在闲谈中聊出三河独特风情。三河民谣的发现是谈心式访问的战果之一。
在与长辈们交谈时,合肥本地的队长李瑶瑶偶然间听到其中一个爷爷用方言像是在哼唱关于三河的曲子,“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爷爷摇头晃脑,手中的扇子也随节奏打着拍子。队长有些好奇,上前询问。“我哼的是咱三河的民谣《十大舍不得》,老早就有了,基本上这的人都知道;可这调呀,是我瞎哼的,也不知道它原来是咋唱的,失传嘞!”爷爷摇扇的手突然有些迟疑。
队员们认真听爷爷解释三河民谣。 通讯员 杨沛昀 摄
“唠嗑闲聊比规矩的采访有用多了,不仅能让我们知道想知道的,还能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三河古镇风情!”队长话音刚落,成员们都纷纷点头,鼓掌附和。
操作型学习,见证工匠精神
团队在观看羽扇传人黄女士制作羽扇后,队长表率众人,亲自跟着奶奶一针一线穿连羽毛,缝制羽毛扇。羽毛的轻盈小巧让一向熟悉女红的队长都有些犯了难,小脸炯红的她轻轻低喃道:“大国工匠的手艺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学会的呀!”
据悉,奶奶今年已经70岁了,子女四个都没有传承这个手艺。没有找到合适传人的她今年过后就要放弃这个跟随了她近五十年的挚友。“我觉得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老一辈人那种严谨求精的工匠精神。”队员何华东皱着眉头说道。
队员们仔细分拣羽毛。 通讯员 李瑶瑶 摄
“三河古镇是一个藏宝地,埋藏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我们团队‘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的调研,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正相呼应。希望我们的实践调研能更加深入细致,寻得更多真正属于三河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团队负责人李瑶瑶在团队总结会议上展望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2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