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青年团队暑期实地调研第一天
引言: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家庭一代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百姓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前常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最是艰苦,经常吃不饱饭,听父母说有不错的白面米饭就着咸菜吃就已经是可以欢呼的好事儿了。那这段艰苦岁月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慢慢感受……
7月13日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实践目的地邢台市南和县,在村子里我们找到了许多年长的长辈,他们之中不仅有60岁左右长辈更甚有80岁的长者。他们有的闲坐在街头巷尾,十分悠闲,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下象棋。
访谈1:
行走在街头巷尾,一位脸色黝黑,满脸皱纹的张建昌爷爷进入我们的视野。通过攀谈我们了解到了他的情况,现如今他已经有80岁了,儿女在外打工,只有自己的孙子在他身边。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显得孤独。在他洪亮而自信的话语中,我们追随着他的思绪回到了属于他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大家吃不饱饭,只能吃红薯叶,麦秸面,土豆发芽后土豆上交,自己把芽晒干后磨成面吃,一年只有三斤麦子,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人一天只有一斤一两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在公社中碗大没米,连粘在笼屉上的馒头残渣都要偷着吃掉。而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还吃的好!顿顿有肉,顿顿有油。子女更是给老人买了空调冰箱,让他的生活更加的舒适。在谈到剩饭剩菜时,老人的态度十分坚决,剩饭剩菜除非变质否则一定不会倒掉,因为粮食生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自己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所以对于粮食十分珍惜,并且他还告诫自己的孙子不可以浪费粮食。
访谈2:
错落的瓦房和丛生的杂草交错杂陈,周身是几棵不知名的大树,木板钉成的房门虚掩着,屋中的老人盘着双腿坐在床头,微合着双眼,电视机里响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这便是徐容奶奶留给我们的第一映像。向徐容奶奶表明我们的来意后,奶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是当奶奶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原本笑容满面的她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这让我们也感到,当时的时代给他们流下了深深的烙印。待奶奶心情平复后,我们了解到那时是完全不能和现在比的。每天的粮食不是米面,而是红薯野菜,甚至有时候还会吃树皮和玉米穗。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固定的,有时候连正常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对于现在的顿顿白面和肉,奶奶是想也不敢想的。
这个年代钱可能不是必需品,但粮票,布票等就是生活的必需品。现代的人们可能体会过春运时节的一票难求,那个年代的票更是如此。据李丽芬阿姨回忆所知,一张伍市斤全国通用粮票可以换5斤面或者米,差不多够一家人吃5天。1973年李阿姨在工厂参加工作,每个月厂里会定期发放粮票。当时发放的细粮票少,家家户户都吃粗粮,偶尔掺一些细粮。过年是大家最期盼的日子,因为一年里也只有这几天才能吃上饺子。家里要把一年攒下来的白面集中起来,再用攒下来的肉票买肉。每到过年,供销社门前在东西的人排起长队,在寒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天不亮就得起来去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
小结:
在历时一天的采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郝桥镇村民的热情与淳朴,而且更直观的体会到艰苦岁月的心酸以及如今幸福的来之不易。小小餐桌上的变化浸透着百姓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记录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饮食习惯和方式的变化,折射出了人们生活品质的转变,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民生不断改善,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攀升。
撰稿人:屈耀廷,赵天娇
拍照:郑功名,付群弘
编辑:王婷 徐晓飞
2019年7月13日星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