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邢台,同老一辈回首艰苦岁月

来源: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赵天娇

记新青年团队暑期实地调研第一天

引言: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舌尖上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家庭一代人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百姓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前常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最是艰苦,经常吃不饱饭,听父母说有不错的白面米饭就着咸菜吃就已经是可以欢呼的好事儿了。那这段艰苦岁月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慢慢感受……

7月13日华北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达实践目的地邢台市南和县,在村子里我们找到了许多年长的长辈,他们之中不仅有60岁左右长辈更甚有80岁的长者。他们有的闲坐在街头巷尾,十分悠闲,有的在聚精会神地下象棋。

访谈1:

行走在街头巷尾,一位脸色黝黑,满脸皱纹的张建昌爷爷进入我们的视野。通过攀谈我们了解到了他的情况,现如今他已经有80岁了,儿女在外打工,只有自己的孙子在他身边。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显得孤独。在他洪亮而自信的话语中,我们追随着他的思绪回到了属于他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大家吃不饱饭,只能吃红薯叶,麦秸面,土豆发芽后土豆上交,自己把芽晒干后磨成面吃,一年只有三斤麦子,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人一天只有一斤一两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在公社中碗大没米,连粘在笼屉上的馒头残渣都要偷着吃掉。而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还吃的好!顿顿有肉,顿顿有油。子女更是给老人买了空调冰箱,让他的生活更加的舒适。在谈到剩饭剩菜时,老人的态度十分坚决,剩饭剩菜除非变质否则一定不会倒掉,因为粮食生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自己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所以对于粮食十分珍惜,并且他还告诫自己的孙子不可以浪费粮食。

访谈2:

错落的瓦房和丛生的杂草交错杂陈,周身是几棵不知名的大树,木板钉成的房门虚掩着,屋中的老人盘着双腿坐在床头,微合着双眼,电视机里响着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这便是徐容奶奶留给我们的第一映像。向徐容奶奶表明我们的来意后,奶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是当奶奶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原本笑容满面的她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这让我们也感到,当时的时代给他们流下了深深的烙印。待奶奶心情平复后,我们了解到那时是完全不能和现在比的。每天的粮食不是米面,而是红薯野菜,甚至有时候还会吃树皮和玉米穗。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固定的,有时候连正常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对于现在的顿顿白面和肉,奶奶是想也不敢想的。

这个年代钱可能不是必需品,但粮票,布票等就是生活的必需品。现代的人们可能体会过春运时节的一票难求,那个年代的票更是如此。据李丽芬阿姨回忆所知,一张伍市斤全国通用粮票可以换5斤面或者米,差不多够一家人吃5天。1973年李阿姨在工厂参加工作,每个月厂里会定期发放粮票。当时发放的细粮票少,家家户户都吃粗粮,偶尔掺一些细粮。过年是大家最期盼的日子,因为一年里也只有这几天才能吃上饺子。家里要把一年攒下来的白面集中起来,再用攒下来的肉票买肉。每到过年,供销社门前在东西的人排起长队,在寒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那时候天不亮就得起来去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

小结:

在历时一天的采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郝桥镇村民的热情与淳朴,而且更直观的体会到艰苦岁月的心酸以及如今幸福的来之不易。小小餐桌上的变化浸透着百姓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记录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饮食习惯和方式的变化,折射出了人们生活品质的转变,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民生不断改善,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攀升。

撰稿人:屈耀廷,赵天娇

拍照:郑功名,付群弘

编辑:王婷 徐晓飞

2019年7月13日星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1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初返故乡,对接活动
初返故乡,对接活动今天是七月十二号,几天的车程让我们大家都有一些疲惫,但回家的喜悦让我将之前的疲惫与劳累都抛在了身后。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那种感觉是无法言说的美妙。西藏的天总是这么蓝,就像一块…
采访调研工作的展开
2019年7月13日下午2点,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理工分院“科普创想·青春领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应暑期社会实践要求,来到了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路133号爱山广场,再次进行街头调研采访。此次采访为第二次街头…
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评论员曹捷)雷锋时刻执行着毛主席提倡的“为人民服务”,时刻帮助人民,雪中送炭。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
穿梭于市陌,文明相传
2019年7月14日,求真学院理工分院文明出行实践活动队进行了派发传单的工作。相较于昨日的大雨,今日的天气虽阴沉沉的却凉爽,十分适合派发传单。实践队的成员们穿着求真学院的专属活动服行走在大街小巷,拿着…
广东医学子齐聚镇泰小学,开展“五育”教学
【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7月14日讯】(通讯员陈思怡陈慧谢怀进莫荣华)7月8日,广东医科大学橙光志愿服务队在廉江市良垌镇礼诗堂村镇泰小学展开了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系许岭,助力脱贫
2019年7月13日,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许岭村的发展现状,更好地通过科技支农活动助力乡村发展,平顶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科技支农服务团的志愿者们邀请许岭村第一团支书李永恒进行了访谈。志愿者们结合…
自主自立 方能成功
自主自立方能成功-许昌学院磨砺金相社会实践队在实验前自主学习2019年7月14日上午,许昌学院磨砺金相社会实践队在新材料与能源学院5楼实验室集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同学们到齐后,因为老师还没有到,所以同学…
法学院组织志愿者前往汉画馆进行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王维康)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9日,法学院组织志愿者前往汉画馆进行实践活动。志愿者在到达汉画馆之后,馆长对志愿者们进行接待…
三下乡|传承革命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团中央、省学联、校团委相关文件号召,在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团委的积极支持下,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暑假社会实践“红帆革命实践团队…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许昌学院数统院“忆同窗”校友走访队工作总结
2019年7月14日下午,许昌学院“寻声忆许”社会实践队在B2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实践队的会议。今天采访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看法和感受,带队老师段懿纯让队长把队员们召集起来,让大家们说一下采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