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今的粤西城中村,其公共服务设施又是否令村民满意呢?2019年7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历史寻踪”社会实践队出发前往目的地——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菉塘村,以菉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以“融合视角下粤西城中村公共服务困境及治理”为主题,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菉塘村的文化广场
相较于前一天实践队所到的百姓村,菉塘村的发展更快,更偏向于城市。通过访问村民与实地考察,了解到在菉塘村的基层娱乐设施建设进展良好。在菉塘村有一个文化广场,专供村民们休息娱乐。
菉塘村的娱乐健身设施
队员们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老年人在文化广场上跳舞,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队员们与村民访谈得知,有不少老年人每天空闲时就会到这个文化广场里坐一会儿,约上好友拉拉家常。菉塘村中的娱乐健身设施,相较于百姓村的健身设施,菉塘村更为完善,但是依旧存在娱乐设施单一的情况。
菉塘村文化广场里的普法园
但是,在娱乐健身设施较为齐全的情况下,却并没有多少人使用,多数都是孩子在使用。更有甚者,队员们还能看见有借用健身设施来晾晒床单凉席的情况。基础设施的供应是希望人们能更加便利,但是如此“使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一现象不禁令人深思。村民们在娱乐健身这一方面到底需要什么?政府供给与村民需求是否切合?如何让供给与需求对接?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做到符合民众需求?这些问题需要各方进行研讨并解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给予民众更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从而带动城中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岭南师范学院“历史寻踪”社会实践队也将会继续努力,深入考察基础设施方面的情况,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撰文/张泳娴
摄影/张泳娴、陈建妹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历史寻踪”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0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