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山中,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来源: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杨惠 王飘雪等

深山中,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汽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行驶,两旁树木茂密、远方山色翠绿,一个古朴的村落逐渐展现在眼前。新式气派的度假村雄踞山顶、古朴美丽的村庄安卧山洼,这里就是白泉村,是河南省第五批传统村落之一。在这里流传着老书记张福根带领村民治山治水而致富的感人故事。7月1日至7日,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也慕名而来,在这里举办“了解古村落,学习优秀党员”的暑期三下乡主题活动。

初识白泉 美丽白泉分外迷人

沿着山路步行至村庄,山路蜿蜒曲折、梯田层层叠叠,清脆的鸟鸣声更显得村庄幽静美丽。村庄依山势而建,斑驳的石墙、古老的院落,村前屋后可见村民们在辛勤劳作,放眼看来,好像是一幅幅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山村农家生活情趣图,仿佛从历史穿越而来,令人沉醉。

村里小巷边的民居屋墙多是石头垒砌,历经岁月的侵蚀,石头已然逐渐变白、没有了棱角。石砌的房间有门窗、有台阶,虽比现在的瓦房低矮一些,但在缝隙的勾抹、石头的垒砌等细节处理非常细心,甚至有比较讲究的人家,还在影壁、大门、屋脊等处雕刻着古朴的图案和花纹,让人感受到先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一条石头砌筑的台阶路将我们带入了村委大院。一座六间的大房子,全部用锤凿加工过的整齐青石垒砌四壁,屋上因地制宜地开设窗户和楼门,显得颇具匠心。沿着石路拾阶而上,就来到了白泉村新建的度假村。在度假村的院子里,林林总总挂着20多块全国各地书画院写生基地、培训教育基地的牌子。其中,安阳工学院教学实训基地的牌子,让前来的学生们倍感自豪和亲切。

度假村容纳300人,一边新盖有上下两层的10余间楼房,上下边每间用圆形水泥柱子间隔,楼上外边有栏杆护边。楼顶用红色机瓦盖坡。每个屋子内十几平方的空间,放着三个木床、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洁白的墙壁,干净的被褥,让人感觉整个度假村别致而整洁。

(白泉村的现状)

白泉无泉 老书记讲述苦难的过去

“咱们白泉村名带泉而村无水。”在度假村的树荫下,一位正在休息的老大爷跟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白泉村位于海拔800米的太行山中,全村135户、500多口人,周围山高坡陡,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深山区特困村。白泉村,是因村里只有一个小泉眼而得名。然而,历史上的百泉村民,却屡受缺水的困扰。白泉村石厚土薄,难以蓄水,导致山泉时时断流,甚于遇上旱年,泉眼全年干涸。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没水就没粮,生活艰苦。

“以前的生活确实是苦。”一位年近7旬的大爷抚摸着已经发光的锄把接过了话茬:“除了没水,还苦在没路。”白泉村500多口人散住在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4.5公里的山坳里。自古以来,出入白泉只能靠两条自然山沟走到山外,需要靠山后的峡沟徒步几里路下山到邻镇五龙才能绕道出山,村民空手出山也要5小时,更别说还要将物产运出去、把生活资料买回来。逢雨雪天,村民就只有固守在山中,生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因此而夭亡。大山几乎隔绝了白泉人与外界的交往,也造成了白泉人年复一年的穷困。

“进入新时代,咱们村落后贫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说,张福根支书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劳模,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修路、蓄水、绿化,全村人50多年来战天斗地奔小康,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泉村遗址)

白泉无泉 老书记讲述苦难的过去

“咱们白泉村名带泉而村无水。”在度假村的树荫下,一位正在休息的老大爷跟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白泉村位于海拔800米的太行山中,全村135户、500多口人,周围山高坡陡,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深山区特困村。白泉村,是因村里只有一个小泉眼而得名。然而,历史上的百泉村民,却屡受缺水的困扰。白泉村石厚土薄,难以蓄水,导致山泉时时断流,甚于遇上旱年,泉眼全年干涸。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没水就没粮,生活艰苦。

“以前的生活确实是苦。”一位年近7旬的大爷抚摸着已经发光的锄把接过了话茬:“除了没水,还苦在没路。”白泉村500多口人散住在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4.5公里的山坳里。自古以来,出入白泉只能靠两条自然山沟走到山外,需要靠山后的峡沟徒步几里路下山到邻镇五龙才能绕道出山,村民空手出山也要5小时,更别说还要将物产运出去、把生活资料买回来。逢雨雪天,村民就只有固守在山中,生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因此而夭亡。大山几乎隔绝了白泉人与外界的交往,也造成了白泉人年复一年的穷困。

“进入新时代,咱们村落后贫困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说,张福根支书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劳模,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修路、蓄水、绿化,全村人50多年来战天斗地奔小康,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蝶变白泉 治水修路奔小康

在大家正在聊得火热的时候,年逾8旬的村支书张福根听说师生们的到来,赶忙赶了过来。张福根老书记见到志愿者们,伸出了满是老茧的双手,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

说起村庄治水修路的过程,张福根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泪花。从他记事起,一直生长在这里。因为穷,他15岁读完小学就参加劳动。他打小就有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能改变这里的面貌,要让这儿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山外面的孩子一样成为有用人才。

(张福根老书记讲述白泉村的变化)

40年前,白泉村因为“三少(粮少、钱少、树少)”“两多”(石头多、光棍多)“一没有”(没有水吃)而远近闻名。40年来,在张福根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40年治山治水不止,共绿化荒山1.5万亩,打旱井水窖1680眼。白泉村人劈山凿路。他们用自制的炸药,在绝壁上抡锤打钎,打出炮眼,炸开大山,清理碎石,平整路面,一段一段地修通了通向山外的村级公路。路修通了,出山方便了。然而,由于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天,道路就变得泥泞难行。2002年,白泉村开始对土路进行硬化。如今,从山下的平地到海拔1200米的白泉村,还有连接白泉村10个自然村之间的路,这些加起来有30多公里,全部是水泥路。从临淇镇到白泉村必须绕过3公里的盘山公路,为了大家的安全,2016年老支书张福根带着50多位村民在盘山公路上奋战了两个多月,就地取材,劈山采石,最终垒砌了一道3公里长的护墙,村民称它为“救命墙”。

(张福根老书记粗糙而布满老茧的手)

幸福白泉 艰苦奋斗的精神感染人

白泉村过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如今,都是长12km、宽 5m的水泥路直达村口。过去没有水,吃水难,现在的白泉蓄水源即使连续3年不下雨,也足够维持全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过去白泉村1333余公顷荒山从山头到山脚都披上了绿装, 山岭沟壑都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1996年,白泉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2010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

近年来,白泉村又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创建石门风景区。把一个海拔1200余米、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低下的穷山村变成了粮丰林茂、风景秀丽、环境和谐、人见人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支书张福根凭着一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带领着全村群众努力改变全村恶劣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了奇迹。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给学生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老书记张福根与师生合影)

“正是因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白泉村改变了模样!”学生杨惠感慨到:“如果不是全村百姓在张福根老书记的带领下艰苦奋斗,白泉村不可能有现在的景象。”

“作为共产党员,张福根书记一心为公、公而忘私的精神在团结和凝聚全村百姓方面,起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杨琳感触颇深。她认为,只有乐于奉献,真正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打动人、团结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带队老师牛鹏举在与大家讨论时深情地说:“只有苦干实干,才能收获累累硕果,张福根和村民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来守护、改变自己的家园,他们身上涌散出来的是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祖国能够从贫穷落后一步步变得强大,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个张福根式的人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付出了坚实的劳动。希望你们将来不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要学习和保持这样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97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走进安徽宏村,认识安徽宏村。
走进安徽宏村,认识安徽宏村——建筑学院历史成就观察团暑假社会实践队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9日电(通讯员贾珂臻)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建国后七十周年国家地区历史成就的认知和实践,2019年7月8…
暑假社会实践之“心系三农,支教下乡——安阳县辛村一中”第四期
暑假社会实践之“心系三农,支教下乡——安阳县辛村一中”第四期慰问支教老师与学生7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李亚飞前去看望全体支教老师,为学生们送去了精挑细选的文具用品,同时也带去了全院…
传承五四精神--三角湖宣讲
2019年7月10日,宣讲队迎来了第四次宣讲活动,迎着烈日,追光者们怀着积极的心态再次出发。乘坐7路车,一行人来到了此次的目的地安阳四大公园之一——三角湖公园。这里有下象棋的老人,有跳扇子舞的阿姨,还有…
因班制宜
三下乡第三天,也算是正式上课第二天,我也终于开始了我第一次课,小班的“寻找星星”,她们问:“老师,我们去哪里找星星,是要到天上吗?”“我们要找的星星不在天上喔,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鳄鱼的…
温医学子十二载海岛行:联合义诊暖人心,爱心三伏贴送温情
温医学子十二载海岛行:联合义诊暖人心,爱心三伏贴送温情2019年7月12日,入伏第一天,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海岛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鹿西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昌鱼礁村空巢老人开展体检,并为老人、儿…
“预艾予爱”防艾宣教服务团队红丝带社区行顺利进行
“预艾予爱”防艾宣教服务团队红丝带社区行顺利进行为向老年人群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健康观念,提高老年人知艾防艾的能力,7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预艾予爱”宣教服务团队于东北村社区开展…
齐心协力,共赴小康
齐心协力,共赴小康——许昌学院方山乡村文化旅游调研实践队7月13日,许昌学院方山乡村文化旅游调研实践队的实践队员去申垌村进行入户扶贫调研和宣讲活动。13日实践队正式开始入村入户进行扶贫调研和宣讲活动…
心系民生——贾岗社区党群服务站——华水实践队
为了宣传广大群众对十九大的认识和了解,以及了解社区的社情民情的改善和保障,从民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走进社区,用调查表来了解民情和民生,利用宣传单、横…
分析耕地,保护耕地
“情暖莲城”赴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村庄国土空间规划志愿服务队对伍子村耕地进行分析2019年7月13日上午9点,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情暖莲城”赴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村庄国土空间规划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教学初感
今天是下乡之后的第一节课,是实话,我觉得很挫败。虽然对于大班的孩子是什么情况早已有所耳闻,但是真正自己去接触了之后我才有切身的体会。冷静下来一想,正所谓教学相长,看着他们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