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洛阳师范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杨树底村开展扶贫攻坚,义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乡村的扶贫工作开展,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献力献策,让青年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走进杨树底
有着三百多户人口的杨树底村位于洛阳市至栾川县的洛栾快速公路两侧,有临近公路之便,但其发展却落在了后面。此次洛阳师范学院实践队来到杨树底村进行帮扶调研活动。实践队由洛阳师范学院“春燕行动”调研队、“圆梦”留守儿童服务队、义务家电维修服务队、历史成就考察暑期社会实践队和天涯咫尺爱心接力暑期支教队组成。
实践队的成员分为四个调研小组,分别进入杨树底村各个生产组开展入户调研活动。调研与以走访的形式,深入到村民家中,通过访谈了解了杨树底村的发展现状,对各家各户情况进行了调研与考察,统计了村内中小学生以及外出流动青年的基本信息,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电,帮其撰写特色家风家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春燕”在行动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务工人员带着技术、资金回乡创业,在家乡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这些“春雁”的回归,带来了产业兴旺,也促进了乡村振兴。此次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的开展的“春燕行动”就是以促进杨树底村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助力第一驻村团支书做到精准扶贫,响应团省委开展的“春雁行动”——豫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春燕行动”调研队主要针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开展群体调研,摸清农村青年流动趋势及继续教育需求,从而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有效方案,形成的调研报告将用于规划当地建设与发展,并进行农产品帮扶,帮助村民将农产品外销,把农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情系杨树底
“孩子,快拿着吧,别淋着了,俺家还有伞”“拿着吧拿着吧,俺不怕淋”,这是实践队在路上遇到的一位热心大娘说的话。虽然在调研过程中突遭暴雨,但实践队的成员们依旧坚持走访,不畏风雨,可大娘说的短短两句话却让他们热泪盈眶。这样的时刻不在少数,淳朴的村民用他们的真心温暖着所有人。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与村民们语言不通,沟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村民们用蹩脚的普通话跟实践队成员们交流,问实践队成员们来自哪里,是否吃过饭,热情地跟实践队成员们分享家中食物。面对这种热情,一位实践队成员说:“我们是来帮助大家获得利益的,不能拿大家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功劳。”
寻烈士脚步
实践队有幸采访到一位名叫张长勇的退伍老兵,老人在上世纪70年代肩负国家的使命,服从安排去到巴基斯坦进行公路建设。张老独自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十年。老人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要时刻准备着。”这简单的几个字,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内涵,这更是当代青年需要牢记于心,并且付诸于行动的。
实践队员们通过这次活动明白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英雄虽老去,但英雄的精神永存,我们不仅要承前启后,更要继往开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为国争光,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争做出彩大学生,为我国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爱心在路上
“天涯咫尺,我们在路上;爱心接力,我们永不停息”这是天涯咫尺爱心接力暑期支教队最鲜明的特点。7月9日,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洛阳师范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杨树底村和龙潭村的爱心义教正式拉开帷幕。支教队员为孩子们开展了手工课、绘画课和一些基础课程,希望孩子们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乐趣中更好地学习。
手工课变废为宝,一个个废弃纸箱得到了有效利用,心愿箱装载了孩子们最朴实的想法;垃圾箱让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认真做手工的模样是每一位支教队员得到最好的反馈。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掌握了科学性的知识,同时又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通过这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完成了制定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任务,为杨树底村的扶贫攻坚工作确立正确方向。除此之外,实践队成员还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与当地村委以及村委干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队队长表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队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村基础建设和外出务工青年多了一份了解,增加了一份情感和责任。大家携手筑梦,伴爱同行,共同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8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