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大连村是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的年轻人在外地打工,留下年幼的孩子与老人为伴。2019年7月9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赴安徽休宁实践队伍再出发,踏上赴安徽休宁大连村的支教之路。
今年已是浙金院实践小分队赴休宁支教的第四年,时光荏苒,变换了支教队员的面孔,但没有改变支教队员们对大连村青山绿水的热爱和对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喜爱。匆匆的时光也没有抹去孩子们童真的记忆:“哥哥我认得你···”、“你是不是林诗怡姐姐呀?”稚嫩的声音中透露出孩子们对支教队伍到来的欢喜与真诚。村里的老人也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你们来了呀···”“来了好、来了好”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感到亲切和自然。
七天的支教时间,如何尽可能的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快乐,让孩子们学习到一些必要的知识,是支教队员们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陪伴,从到达大连村教学点的那一刻,队员们便不停歇的准备着。布置教室、演练课程、准备课堂用具,一切只为让孩子们获得更好。支教队员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开展了以“缤纷乐园”为主题的支教活动,告别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课程与孩子们分享知识、感受快乐。
在手工课上,小朋友们参与了以小组为单位的黏土比赛。为了鼓舞小朋友们积极参与,采取了奖励措施,这不仅能让小朋友们懂得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也能培养组内成员的感情。比赛伊始,小组内就有成员勇于担任起组内分工,确保小组内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到比赛中,做统一的主题,做与众不同的物品。“你们想做什么?”“毛毛虫、小兔子……”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了进来,不一会以动物园、昆虫园等主题的黏土课就已蓄势待发了。不同主题的确认,不同动物的分工,不同颜色黏土的分发都是组内小朋友们交流的累累硕果。不一会,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动物形象便坐立在桌子上。孩子们都对自己组的作品赞不绝口。“这个是这个妹妹做的……”他们的眼里是对作品的心满意足。
孩子们的作品新鲜出炉中 通讯员黄杰 摄从“手工课”到“书法课”、从“音乐课”到“体育课”,支教队员们从多门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绘画来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梦想,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教孩子们唱出对未来的憧憬,室外体育课和运动会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上操场。从课堂上体验到缤纷的乐趣,在玩耍中让梦想生根发芽,陪伴的过程中与孩子们同乐。这是实践队伍赴大连村支教的初心,也是不懈努力的方向。
孩子们展示手工课成果 通讯员 钱佳琪 摄为了能更亲近孩子,与孩子们交流,支教队员们走访了部分孩子的家庭。通过与孩子们的祖辈交流,支教队员们了解到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很少与孩子见面。在交流中,队员们发现很多孩子在缺少关爱的环境里出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也藏着对世界的冷漠。家访中,支教队员冯梦瑶心痛的说:“从小在城里生活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大山里孩子的遭遇,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陪陪孩子们,与他们一同度过快乐的时光。”
支教组进行家访 通讯员 钱佳琪 摄支教是对山区孩子的教育,支教队员们给大连村的孩子们带去了关爱和陪伴,也给他们带去了快乐和幸福;支教也是对支教队员们的教育,让支教队员们明白: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的同时更要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实践队伍正是用自己的善心、热心和诚心,陪伴大连村的孩子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从孩子们最初的羞怯,到临别时哭喊着“哥哥姐姐别走”, 实践团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用行动再一次证明了支教活动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支教组成员和小朋友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唐诗亦摄光阴虽短,余味悠长;岁月静好,你我安然。快乐地到达,努力用自己的真情给孩子们最好的陪伴;高兴地离开,祝福每一位孩子幸福的成长。这是支教队员们真情的话语和真诚的祝福。明年的这个时候,浙金院金融管理学院的学子们还会像曾经一样,遇见熟悉的大连村,遇见那一张张熟悉而又天真的脸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6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