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汉台区徐望镇汪洋村的贫困家庭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陕西理工大学数计学院的实践团队分成四个小组对汪洋村4个组37户贫困家庭进行了走访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谈到:“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从实力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此次走访,留下了脚印,踏出了关怀。
七月盛夏,伴随着清脆的蝉鸣鸟叫,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的阳光洒落在青年大学生的梦中,匆忙的起床声、急促的洗漱声……共同构成了清晨最优美的旋律。湛蓝的天空中悬挂着火一般的骄阳,但灼热的温度依旧烧不化实践团队的走访热情,在村干部的帮助下,4个组分别对37户贫困户及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走访调研,走访路途中,道路的泥泞增加了走访难度,在与村民的交谈期间,主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家里的生活状况及国家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询问探讨,其中隔代教育问题较为突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通往每一家贫困户的道路都十分泥泞坎坷,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花费大量时间走走进一户户贫困家庭。交通所带来的不便,迫使许多孩子中午只能寄宿于镇上的唯一一所小学。道路崎岖所带来的烦恼,使壮年劳力必须依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孩子的教育问题变成了心头的忧虑。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担使中年一代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李姓的老伯家,老伯今年已有72岁,陪在老人身边的只有老伴和一个8岁的小孙女,老人的子女常年外出务工,每年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小孙女聪明、乐观且兴趣爱好广泛,但由于常年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爷爷奶奶年龄较大且文化程度较低,老伯患有脑梗、高血压等疾病,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对文化课缺乏兴趣,虽然爱好广泛,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思维局限,认为第一课堂的学习最为主要,不能将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拓展。老伯说到:“我们年纪大了,她在学校里学的我们也都不懂,孩子也不跟我们说,学习方面的事情也插不上手,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实在没法,放学回家,只能说她‘赶紧写字去’。”老伯对实践团队的出现表示热烈欢迎,也十分愿意将孩子送至村委会进行课业辅导。
针对这种普遍现象,实践团队围绕“教育扶贫 情暖童心”的主题。在与家长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进行问卷调查与宣讲活动。了解到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时间与辅导、能力与教学的双重矛盾。对于此,实践团队也想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村干部的思想动员和宣传工作下,实践团队将进行一周左右的教学活动,积极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功课的辅导问题,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去干他们的事情,也让孩子在假期里可以文娱结合、开阔视野。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隔代教育,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奉献。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有义务去完成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摄影:邓腾飞 谢静悦 /文字:董晨曦 仵晓蕊 石钟月 谢静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57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