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7日电(通讯员 黄洁)思想意识,是人的本;文化精神,是民族的根。为了感悟红军革命精神,7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寻初心·悟党情”历史成就观察团继续赶往酉阳南腰界龙溪村追寻红色精神,探索红色文化。
团队扬帆再起,旅途感悟生活
“起床啦,出发啦!”天还没有完全亮,团长的敲门声和喊声响彻走廊,“寻初心·悟党情”历史成就观察团在短暂的调整过后再度踏上征程。火车站里,不乏有赤裸着上身,满身灰尘地躺在麻袋上的瘦骨嶙峋的男人,旁边是堆成山的行李,睡着的男人紧皱着眉头,睡得很不安稳的样子,仿佛只要有一点响动,就会马上醒来。不仅如此,火车站的地上还躺着衣不蔽体,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腿上满是疾病留下的痕迹。他们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这些人里面,有没有龙溪村的人?有多少迫于生计而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老人和孩子的青壮年奔波着,疲惫着,挣扎着,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着?志愿者们去到南腰界龙溪村,能为那里的孩子做些什么,能为孤寡老人的生活改善什么?对于孩童,志愿者们能做得最多的,是开阔他们的眼界,带去好的知识,不让他们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还沾沾自喜,让他们明白世界之大,唯不放弃学习能探寻梦的真谛。于老人,志愿者们在宣传新时代的思想和祖国的改变时,走访时,除了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多的是给予他们少有的陪伴。幸福来之不易,人人皆爱,且创造,且珍惜!
志愿者们“行军”火车站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秋盈 摄
精准扶贫力度大,百年大计促兴旺
团队刚抵达酉阳火车站,酉阳县团委就派专人接待,到并派车送达龙溪村,到达龙溪村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接待志愿者们的是村里的负责人,也是刚来龙溪村没多久的毕业生。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志愿者们一路颠簸,真实感受到了国家的扶贫力度之大,目标之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龙溪村人民生活的改善,公务员西部下乡服务的政策,学校的建立,地方领导人对团队三下乡活动的重视……这些都是国家物质扶贫,精神扶贫的成果。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国家以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目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基本途径,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合理计划,坚持不懈
夜深人静的时刻,窗外下起了雨,都说雨润物无声,此刻,滴滴答答的雨声洗去了一天奔波的疲累,全体志愿者集中反思今天工作中的不足,合理计划和分工明天的工作,各项工作符合每个人的强项和性格,最大程度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今日大量的工作打了志愿者们一个措手不及,但志愿者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今日事,今日毕的负责态度,不顾身体的疲累,时间的持久,坚决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南腰界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也是这样吗?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南腰界建立重庆的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为民族的独立,人民挺直的腰杆而努力奋斗。
志愿者们采访老党员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红蕾 摄
电影《摆渡人》里有着这样一句台词:“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父母为了孩子的良好教育而低声下气,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苦口婆心,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视死如归,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人民的幸福。或许有人会觉得战争已离我们远去,红色精神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其实不然,革命精神的精华是通过实践提炼出来的,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革命的智慧不仅适用于事业,更适用于生活。家人之间,以爱之名相互付出,无私奉献;朋友之间,以心为介,相互取暖,革命战友的信任大于天;国与民之间,不可分割,爱国主义精神绽放光彩。南腰界龙溪村人和志愿者们一起延续革命精神,事事以他人为先,以大局为重,将红色革命传统进行到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45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