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何挺颖烈士,热血与青春献与我的祖国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张思懿

汉中7月11日电(通讯员 张思懿)风雨兼程,共和国七十年砥砺前行;十秩春秋,五四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以及共青团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号召,陕西理工大学校团委积极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文旅学院“寻访陕南革命遗迹,传承秦巴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队十八名成员前往南郑何挺颖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浴血奋斗,不顾个人生命的光辉事迹。

7月10号早晨,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的何挺颖烈士故居,也就是何挺颖同志的出生地。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环境清幽,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形制的庭院结构,据园内相关简介我们得知该该建筑建于清末,房屋为土木结构,门窗为雕花隔扇,整体呈四合院形制,院内照壁正面浮雕何挺颖革命活动的场景,背面镌刻毛泽东诗词名篇《西江月·井冈山》。何挺颖烈士故居展陈内容包括何挺颖烈士塑像、家居生活陈列、生平事迹展览3个展厅,再现了何挺颖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

团队成员参观了三个展馆,也了解了这样一位年少有志,献身革命并且有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的青年英雄。生平事迹馆向我们介绍了何挺颖烈士在其短短24年的生命中做出了多少值得我们敬佩与缅怀的事情。

生活陈列馆为我们再现了何挺颖的生活场景,里边陈列了其年少时期所看的书,以及书柜,书桌等家具。以及何挺颖的一些作品。比如他在面对当地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悲观论调时写下诗句:“散沙枉多四万万,热度只有五分钟!中国不亡非天理?午夜徘徊心如焚。表现其对于一些人闹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忧愤,一个反问也向我们阐释了他对于革命必定成功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忧国忧民,坚持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

生平事迹馆向我们展示了何挺颖烈士的生平。何挺颖字策庸,号科生,1905年5月生,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何家湾人。1923年夏旅沪求学,先后在上海浦东中学、大同大学数学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何挺颖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927年9月,支持和协助毛泽东进行了三湾改编,参与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师委书记;朱毛红军会师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党代表、三十一团党代表、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党委书记、湘赣边特委委员,先后参与指挥了茶陵、遂川、宁冈、永新、龙源口等重要战役和战斗。1928年8月,与团长朱云卿充分发动井冈山军民,以不足一个营兵力击溃国民党湘赣敌军4个团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根据地。

1929年1月,何挺颖随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24日,在江西大庾战斗中身负重伤。次日,随部队转移至广东省南雄乌迳,当晚转移途中遇敌突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何挺颖烈士故居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汉中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何挺颖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工农红军、作红军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朱德同志后来在回忆挺颖烈士时,曾向王炳南同志说:“那是一个好同志,好同志,太可惜了! ”挺颖同志虽然过早的牺牲了,然而,他为党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高尚的政治风度、宽阔的无产阶级胸怀和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将永远教育和激励着我们在新长征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也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传承先辈优良传统。

19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1919年。是运动先后于北京,上海爆发,无数的学生、商人、工人走向街市,示威游行,罢工罢课,五四风雷响彻神州大地;1929年,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何挺颖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年金24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同志铿锵有力的年高中正式成立中,华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复兴之路;1979年邓小平将同志改革春风吹拂华夏大地,中国至此经济腾飞,走向全面小康之路;1999年时隔数百年,澳门摆脱葡萄牙统治回归祖国母亲怀抱,从此“妈港”成为历史,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再一次得到验证,国家统一不再是奢望。

五四风雷、燎原之火、改革春风、一国两制、中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向富强,这其中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指引和领导,更离不开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浴血杀敌,不畏牺牲。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何来今日之和平安宁,何来今日之富庶强盛,何来今日东方巨龙之腾飞。正因如此,党和人民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忘传承,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力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就不是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是梦。

想要国家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只在书本里,只在学校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借助如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将自身所学所长发挥出来,承老一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父母以我们为骄傲,让学校以我们为骄傲,让党和国家以我们为骄傲。“寻访陕南革命遗迹,传承秦巴红色基因”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32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昂扬斗志 展我风采——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三下乡”诗歌朗诵比赛圆满举

为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7月12日于涪陵清溪镇丰收村成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参…… 刘先容/文 谭冰 晏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了让农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和意义,促进相关政策的实施。7月10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 刘先容\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课堂,筑梦成长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开展手

“在阳光下成长,在最温暖的集体,开始一生最真切的体验……”志愿者和小朋友的故事在清晰、响亮的朗诵声中拉开序幕。7月10日下午,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 令狐会/文 谭冰/图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深入清溪丰收村 精准扶贫助乡民

大学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志愿者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发挥专业优势,将“三下乡”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7月9日,志愿者首先抵达清溪镇…… 令狐会/文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最美青春在基层——访村官校友李永超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有一位大学生村官——李永超,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2017年他选择了做一名村官,到基层到农村。现担任丰收…… 朱宗俊/文 令狐会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五四精神 薪火相传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他们争做有志青年,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于7月9日下午5时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开展“…… 朱宗俊/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党员显风采 学习促成长——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深入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最具朝气和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将这份热情带到了基层,带到了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凝聚大学生党员力量,处处展现党员风采。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此次实践活动…… 朱宗俊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用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更好传承文化根脉、文化基因,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村委会开展了“扬传统之美,承经典之魂…… 令狐会/文 刘先容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天津绣郎 千里寻绣
7月4日,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寻绣归”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来到苏州镇湖,苏绣之乡展开关于“基于苏绣发展现状,当代大学生能如何推动苏绣发展”的实地调研。孙鹏晖同学就是其中一位。孙鹏晖同学来…
走进敬老院,听听梅师傅的那点儿事
本网讯(通讯员汪仕权)7月9日下午,湖北医药学院“朝夕递爱”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十堰市张湾区君和老年公寓进行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调查。在活动期间,队员们有序进入老人们的房间,有的陪老人们聊天,有…
我们的科幻课堂
今天是我们开启科幻课堂的第三天。不同于前两天,我们今天要在媒体前为小朋友们带去实验,所以我们早早来到了祥和花园社区进行材料的准备,并且演练了一遍流程。或许是媒体拍摄的缘故,今天的小朋友们比以往…
防艾禁毒,你我同参与
7月10号下午,湖南工学院防艾暑期实践团队冒着久违的太阳,步行到衡阳市酃湖乡,虽然一路上伴着闷热,但队员们依旧热情十足,到达目的地后,经过队长的分配,队员们分配成多个小组,每个队员都拿着分配好的预…
三下乡,走进巫溪
七月,伴随着炎热悄然而至,虫声夏鸣,热情似火。七月,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七月,它是一个承载着梦想的七月。七月里,重师商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脱贫攻坚服务队从合川,经历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巫溪。…
第三次科幻课堂心得体会
7月11日下午,我和志愿者们第三次来到了祥和社区做科幻课堂的活动。这次我们做了三个实验和一个健康小讲堂,实验分别是:“可爱的浮水印”、“蜡烛吹不灭”和“会吸水的杯子”,小课堂是为了给他们普及有关健…
“壮哉七十载,矢志薪火传”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学生理论社团前往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2019年7月10日,“壮哉七十载,矢志薪火传承”微电子学院学生理论社团青年宣讲团来到了东风街道七里堡南北社区,进行建国七十周年主题宣讲和寻访建国七十周年见证者。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漫长车程,宣讲团到达…
助力河长制——华水学子对宣传活动进行总结
助力河长制——华水学子对宣传活动进行总结7月7日,“绿水青山,‘豫’我同行”实践团对贾鲁河中游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沿岸居民进行了关于河长制的调研与宣传。7月8日,我们在象湖生态公园考察生态水域…
湖州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帮扶智力障碍人群
湖州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帮扶智力障碍人群7月11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弱有所扶”精神,承担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找回天使的翅膀”湖州市智力障碍人…
“乡村振兴,青年有为”暑期社会实践之水质检测实验
“乡村振兴,青年有为”暑期社会实践之水质检测实验7月9日,“乡村振兴,青年有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海洋南楼105室进行了水质检测实验,由李游学长负责指导。本次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检测灌云县的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