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活态传承”许昌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研队
7月10日,“地域文化,活态传承”许昌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研队“剪纸小组”在前期调研工作准备就绪后,顺利抵达禹州并与“禹州剪纸”传承人刘广磊老师进行交流。
刘广磊,河南省省级非遗传承项目——“禹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大奖,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艺术学会副主任。
在于刘广磊老师的亲切交谈中,我们得知,他的剪纸启蒙来源于外婆,通过对剪纸兴趣的培养、对民间图案的表现,一步一步自学达到现如今如此之高的艺术造诣。尽管青年时期,家里人反对男生以剪纸为业,但刘广磊老师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把剪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刘广磊老师指出:他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自己日常生活。他还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也不断地创新,但这种创新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立足于传统剪纸文化,顺应时代的潮流,根据当下的民间艺术生活和社会关键词来进行创作。
随后,刘广磊老师也向小队介绍了他的著作《二十四节气》。他说:这套《二十四节气》与其他的相关作品不同,别人的大多都是根据天文地理进行创作,而他的作品则是通过许昌地区各个节气的农耕文化进行创作,这不仅使整个作品别具一格,同时也照应刘广磊老师所说的创新立足于传统剪纸文化,顺应时代的潮流,立足当下的民间艺术生活和社会关键词。
最后,“剪纸小组”收到了刘广磊老师亲自创作的剪纸纪念品,并与其合影留念。
通过与刘广磊老师的交流,让“地域文化,活态传承”许昌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研队的队员都切身感受到剪纸的魅力,受到了强烈的文化熏陶。从他的身上学习到了高尚的品格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项目的决心。
(供稿人:刘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0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