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是我国特有的两栖类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极大的经济价值。被誉为地球生物演变的“活化石”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指示剂”。1988年,大鲵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我国最早的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宣传保护野生大鲵,2019年7月8日,长沙医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调研组参观了桑植县的大鲵养殖基地。
调研组与养殖管理人员的合照
调研组随养殖管理人员一起下到洞穴里,采取了养殖池的水质的样本,多次测试了温度,在平均24℃以下。养殖管理人员说:“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需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要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还需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得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可爱的娃娃鱼
通过对大鲵的生活习性等的了解,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士关心、关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继续改善大鲵生存环境,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大鲵保护工作,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文/谭慧玲 田国华 杨阳
图/谭慧玲管枚
编辑/李湘平
审核/隗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7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