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不忘岁月,先生不啻英杰
一百年前,当鲁迅先生写下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一位真正的巨人正在迅速雄起,并用自己的笔尖力量,强势扭转国人愚昧的心理,由此和其他英杰一起打开了改革的大门。
一百年后,2019年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红色耀中华 风骨传后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绍兴组的成员们来到了鲁迅故里,并在这里去寻觅鲁迅先生的踪影以及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成员们头顶烈日,内心的澎湃也正如这火热的太阳一般高涨,刚到达鲁迅故里,映入眼帘的便是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面的“鲁迅故里”四个大字也苍劲有力。再环顾四周,古老的墙体犹如一道坚实的屏障,令人肃穆而又惊叹,像是守护着鲁迅一般……再往里,鲁迅先生的画像出现在眼前——那深沉的眼神,拿烟的手随意而不屈,像是指向远方。
成员们早已深陷其中,他们顺着窄窄的小路,一路参观了百草园、三味书屋等景点,这些都只是曾经出现在课本中的东西,此刻却真真切切地伫立在眼前,让他们兴奋不已。可兴奋归兴奋,成员们始终记得自己的任务:他们对前来的游客们进行了采访,其中一名游客认为,故居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宝藏,是能留给后辈们的历史精神载体。
而另外一名游客则深受鲁迅书籍的影响,他认为鲁迅的书籍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
在采访的同时,成员们也看了鲁迅故居里的建筑,有陈旧的瓦房、凹凸不平的墙面和木制的柱梁等,从中能感受到鲁迅那不卑不亢的爱国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把整个故居参观了个遍。成员们依依不舍地从故居中走出,脸上带着深深的思考,内心掀起一阵又一阵涟漪:蕴藏在故居中的鲁迅先生,他的那份救国之热忱都深深烙印在成员们的心中,慢慢浸染开来。
鲁迅走了,却带来了一拨又一拨或许永无止尽来凭吊的人们。
绍兴的故居还在沉睡中,庸俗的土墙还在大话着上个世纪,让游客忍不住多窥一眼。如今,只能从一个个故事与猜想中,扪问当年时节。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红色耀中华,风骨传后人”暑期实践团队,我们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66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