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是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29日,浙江工商大学“管心铸梦”实践团奔赴李村进行民俗文化的调研。近日,实践团成员拜访了当地的一些文化传承人,对具有当地特色的水米糕、土曲酒以及“抬阁”等民俗文化的相关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水米糕——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水米糕是江浙农村最为传统的一种食物。这道传统的中式糕点体现了祖辈们的智慧,仅仅用新鲜的大米和少量的酒酿做成。经过较为简单的程序处理之后,就把最朴素的食材,变成人间的美味。糕,俗称发糕,因“发糕”有“福高”之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之吉祥意义,因此为逢年过节必备名点。甚至,在过去有些户主过年时会做上许多水米糕,除自备外,大部分馈赠亲友。但是,由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李村仅存少数几位水米糕制作手艺传承者。经实践团了解,水米糕制作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多以手口相授的方式传承下来。
(图为水米糕的制作 管心铸梦团队 摄)
(图为水米糕 管心铸梦团队 摄)
土曲酒——色如琥珀,味醇香浓
土曲酒更是李村一绝,此酒以野生植物蓼草做药引,采用当地特有的泉水和纯糯米酿制而成,呈浅黄色,色泽比绍兴老酒略浅。倒入碗中的瞬间,浓浓的曲香便会扑鼻而来。另外,与附近其他村落相比,这边土曲酒酒更加醇厚,差异便在于做曲的加工和下缸时的温度。实践团联络到一位会制作土曲酒的老人,向他了解了更多关于李村土曲酒的情况。“以前村里面基本上有上百户人家会做。但是,不过像现在这一辈人,会的人不是很多了。”听到这句话,实践团成员的心里不免有些沉重,这些传统工艺正在逐渐地流失。遗憾的是,因为土曲酒多数要在立冬以后的两三个月内完成制作,并且土曲酒的保存时间较短,所以实践团成员并没有真正见到土曲酒,只能望其名而闻其香。
(图为实践团对土曲酒制作者的访谈 管心铸梦团队 摄)
抬阁——省级非遗,传统浓厚
不同于前两个民俗,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李村抬阁具有浓厚的族群意义。李村抬阁源于唐末宋初,当地村民称之为“迎巧”,亦称“抬阁翘”、“台阁巧”等,是李村人“二月二”祭祖的特有风俗。实践团通过对第三代抬阁的传承人以及抬阁组长的访谈了解到李村8台抬阁均保存完整。如今,他们会在村里祭祖、过节日的时候安排表演。今年他们就已经在正月十五和二月二的时候举办过两次抬阁活动。另外在其他各镇邀请时,他们也会前往演出。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地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很重视抬阁活动,因为这是李村老祖宗传下来的。抬阁文化的传承一直在延续!
(图为实践团对抬阁组长的访谈 管心铸梦团队 摄)
(图为抬阁的照片 管心铸梦团队 摄)
此外,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还挖掘到一些其他的民俗文化,例如:纯手工缝制品——虎头鞋和香包;村民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打太极、打腰鼓和旗袍秀;现已不易看到的手艺——编草鞋等。但多数民俗文化都处于因缺少传承人或缺乏支持而濒临失传的困境。
(图为香包 管心铸梦团队 摄)
(图为李村村民打太极 管心铸梦团队 摄)
实践团希望通过此次的民俗发掘之旅,让更多的人了解李村的民风民俗,号召大家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一同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89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