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完成对下张家村、叶店村、琅琊镇三个地区文化大礼堂与当地产业的调研任务后,人文学院赴金华调研实践团再次前往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并拜访上次因行程错开无缘邂逅的馆长郑慧娜女士。
郑馆长热情接待我们实践团,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团成员们都对这段时间文化馆给予我们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之后我们于一楼的多媒体室开了一场座谈会。
馆长首先介绍了“双城战略”指导思想,即“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的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花满婺城,幸福生活”系列文化活动。
之后,同学们与馆长就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战略、方式、效果、前景、阻碍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
如何建设文化礼堂,如何使礼堂“活”起来?
馆长在座谈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从三方面抓起:多层次培养相关人才、以各村特点建设多样化礼堂、用活动促进活动,用评比保证质量。
馆长着重强调以各村各村特点建设多样化礼堂,对不同地区,不同村子的礼堂建设,负责小组在建设之初就有根据村子的特点规化相关工程的想法。
婺城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构筑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突出自身特色。
这在我们这几天调查的文化礼堂中得到充分展现,如下张家村的茶花文化、叶店村的宗族祠堂文化以及琅琊镇的农旅文化。各村均着力探寻本村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找到自己的特色之后如何才能把特色深入挖掘。
实践团的团长询问馆长如何才能把文化礼堂的特色与产业挂钩,做到更好的结合。馆长举例说明下张家村在茶花节会制作一些文创产品,像赠送给游客的婺州窑的茶花情侣瓷杯,在盛花期推出的茶花书签、茶花糕等。但这些产品在过了旺季之后基本没有后续。“他们就只是为了一个节点去做,没有把旅游作为产业发展起来”。如何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相应的文化产品,是产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整个座谈会气氛积极热烈,不知不觉将近两个小时。郑馆长对本次座谈会效果十分满意,指出本次我们调研团开展的实践活动十分有意义,同学们的意见十分宝贵。她希望我们能整理一份反馈给她,还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日子能保持联系,多多给予她们工作上的反馈与建议。
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就是婺城区文化馆,当同学们再次来到这里,故地重游,心境已然有所不同。同学们在经过多天的实践活动后已经对乡村文化振兴、文化礼堂建设和地区产业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思考。不管是对文化礼堂及乡村产业建设的思考还是其推进过程,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我们一直在摸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7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