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通讯有限公司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令将持续到2025年。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将是对中兴公司的致命打击。并且,国人感受到一颗小芯片的巨大份量,这无疑又将中国缺“芯”的问题推到风尖浪口上。
心酸的成长历程
中国芯片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却踽踽独行了接近半个世纪。处于计划体制中,科研与生产联系不够紧密,基本上都用于军事、科研和教学,科研成果却未及时转化为商品。随后,遭到大跃进、文革的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为芯片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虽然为芯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技术支持,但同时也让国外的芯片进入中国市场,霸占着中国市场。外国芯片的冲击让大批国企经营困难,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支撑研发。因此中国芯片不仅大幅度落后于美日等国,更是被韩国和台湾地区超过。
为了芯片行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531战略”。首钢也是在此时涉足芯片制造,与NEC成立了合资公司。尽管技术力量有限,但是行业景气,因此年销售额达到了9个多亿。随后很快,IT泡沫导致芯片行业进入低迷,没了技术的首钢再也经不起风浪不得不宣布退出芯片行业。面对越来越大的差距,国家又提出了“908工程”方略,想要突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但是由于效率低下、行政审批、技术引进、建厂施工等用时过长,投入生产就落后了。因此“908工程”基本上以失败告终,而且又浪费了五年宝贵的时间,海外主流制程与中国的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随后,电子工业部又启动了“909工程”成立华虹NEC,由于试产速度快,最后创下5.16亿的利润。可是好景不长,后来遭遇了芯片行业的寒冬亏损了13.84亿。从此,华虹便在芯片行业再也没有优势可言了。历史的车轮向前划动,终于在20世纪后,芯片行业迎来了一个转机。大批海外留学人才回到祖国,为芯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这个时期里成立了许多优秀的中国芯片公司如中新国际、澜起科技等。这个时期无疑是中国芯片发展的好时候,可是随着台积电控告中芯侵权事件的发生,中芯败诉给芯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的冲击。这次事件让中芯国际元气大伤,中芯被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祸不单行的是,又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汉芯事件”,而三大国产CPU“方周、众志、龙芯”又基本以失败告终,中国芯片再一次走进了暗黑时刻。
无数的芯片行业专家一次次思考中国芯片要历经多少沧桑才能真正成长起来。直到2014年,事情有了转机,芯片行业开始走向正轨。国家开展了规模达千亿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行动,资金金由财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实力单位出,这样就保证了资金的充裕。另外,为了保证不重蹈覆辙,国家采用“广撒网”式的股权投资方式。寻找行业好公司重点扶持并且保证企业独立发展。不得不说这种方式是成功的,中国的芯片一步一步慢慢发展,中国芯片逐步取得了了巨大的进步。尽管如此,因为中国已经在芯片行业里徘徊了很多年,与其它国家的芯片的差距并没有因此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趋势。
无法逃避的现状
如今的中国芯片在无数专家的努力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部分国内企业已拥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高端IC设计能力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在高端市场上还无法与国外产品展开竞争。在IC制造领域,国内最先进的中芯国际在8纳米上仍处于难以实现量产,而台积电、三星等企业都已开始研发7纳米技术了。随着信息技术和IT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的劣势比较明显,生产的芯片比较粗糙,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难以形成有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储存芯片领域,产业几乎空白,几乎100%依赖进口;而在CPU领域除了华为以外,国产手机目前几乎没有使用国产CPU芯片。
另外,国内企业都有一个通病,不注重对市场的了解,不能准确适应目标客户的需求。相反,国外的企业非常注重对顾客的调查,如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在世界抽取使用苹果手机等系列的10000多名顾客进行调查,以便能够调整策略。不注重市场的导向导致我国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形成较大的市场份额,取得的效益低下,只能去寻求国家的支持。这种依赖政府支持的心态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正常投入,这种恶循环让企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除此之外,由于芯片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新速度快,可是我国芯片产业入门门槛较高,所需资金量大,但是回报速度不快,所以导致很多企业由于资金原因半途而废。再加上很多公司选择去购买国外知识产权来弥补不足,这就形成了芯片行业过多依靠国外的现状。
长路漫漫,前途可期
有人说“举国发展二十年就能让中国芯片达到领先水平”,这种类似的言论强调有时间就能把芯片发展起来。但是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芯片行业自萌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世纪,国家在此行业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多,但是其发展却甚微。因此,对于中国芯片来说,时间如今已不再是最主要的问题,核心技术才是最主要的问题。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每年花费巨额外汇进口芯片,仅在2016年我进口集成电路金额就达到2270.26亿美元,而2017年我国进口芯片更是高达2300亿美元。而核心技术又来源于高科技人才的研发,我国很多高新技术人才,在国内未接受系统的培训。再加上一个芯片组装上拥有十亿密度的科技产品,虽然国家大力支持,但是一直未生产出强有力的产品。因此无法与美国等国抗衡。最近几年的新起之秀华为在中国芯片行业可以说是龙头级别,通过自主研发的道路,在芯片行业站稳了脚跟,但是事实上,华为所生产的麒麟芯片只能算是部分国产。它的公版核心是ARM提供的,华为只是重新设计架构以及通信基带,最后交由台积电量产生产。其知识产权也是在ARM授权之下的,所以华为的芯片只能自己自足。而且高通公司生产的骁龙芯片在性能上高出一大截。像骁龙835的CPU性能足足超过了采用16nm的麒麟960性能3000多分。这足以证明了我国芯片在核心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大了。
有钱就能发展核心技术吗?当然这种认识是有失于目前实际的。虽然钱对于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人才才是关健因素,人才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而在科技领域更是重中之重。根据Deloitte的调查,我国大约85%的芯片供应商都需要新的人才类型,其中77%的厂商都表示人才短缺。除此之外,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的时间是指有效率的时间,而不是单纯的时间长短。有效率的十分钟比没有效率的千万分钟更管用。中国的芯片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下去的。作为芯片行业来讲,核心技术肯定是第一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尤其重要的。其次就是行业的管理体系,要激发行业高科技人才的能力。而对国家来说,加大资金投入是肯定不可少的,有了钱才能规避资金不足的风险。还要的是加强对芯片行业的管理,要让芯片行业有序的发展。只有把芯片行业自身发展和国家的支持帮扶相结合,打破核心技术的局限性,中国的芯片产业才能有机会发展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542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