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到西南,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一路‘黔’行,拾忆芳华”寒假社会实践团于2019年1月24日来到“林城”贵阳,采访了我校77级工程力学专业师兄张远识。聆听他的奋斗成长岁月,感悟大工的优良学风。
张师兄年近70,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说话声音如铜钟般响亮。张师兄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其在大工受教成长的过程自然具备典型意义。先生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在向师兄道明来意后,此次老校友的采访活动便正式开始了。采访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展开:张老先生的求学经历、对新一代学子们的殷切建议以及对母校建校七十周年的祝福。
回忆其求学经历时,张老先生思路清晰,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在那百废待兴年代中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故事。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原本是个火车司机的师兄借用姐姐的课本,自学了高中及大一的知识,并取得了贵州省第185名的优异成绩,那年他已28岁,由于25岁以上不能报考重点院校,师兄便进入贵州师范大学物理实验室,也就与重点院校擦肩而过,但是到“黔”招生的大工老师不拘一格“招”人才,张师兄因高考数学满分被破格推荐。就这样,师兄来到了大工数理力学系。师兄经历了一番曲折来到大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让他更加珍惜在大工的宝贵学习机会。
师兄回忆当年的学习生活,每个大工人都很刻苦努力,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清晨五点起床,跑步与背诵外语,晚上十二点才不舍地入睡。有一次停电,阶梯教室里却“灯火通明”,学生们都自愿点起蜡烛学习到深夜,久久不愿离去。这正是话剧《屈伯川》中的现实映照,也是大工优良学风的最好证明。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的生活也较为艰苦,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油、三两肉和两斤面粉,每天都是吃一些萝卜海带大饼子,但是贫瘠的物质没有打倒师兄的学习热情,他们每天依旧把所有时间投入到学习科研中。为了听清老师讲课,早早占座,认真听讲,撰写工整的笔记。说着,师兄向我们展示了他当年的上课笔记与课后习题,字迹工整、线条流畅。师兄还提起大工治学严谨的风气,当时的数学期末考试分上下两场,每人之间隔着三米距离,十几个老师同时监考,根本没有作弊的机会,因为所有人都以作弊为耻。题目为了考验大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难度,因为难度高,每考完一场之后张师兄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正是在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工人走出校园,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张师兄的故事让我们队员感到由衷地佩服,更为大工的优良学风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折服。
毕业之后的师兄原本被分配到北京,但是最后却回到了贵阳。当时的中国急需人才,尤其是尖端人才,也就是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师兄认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多人才,但是在西南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才资源却十分贫乏。自己应该到祖国更需要的地方去,回去建设自己的家乡。就这样,师兄回到了贵阳,一干就是四十年。在工作和生活中,母校的教诲他始终牢记于心,在母校培养的学习方法让他受益一生。开学时,当时的大工教育长便对师兄说道:大学应该是学习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方法的地方。知识是学不尽的,但是学习的方法是共通的。师兄认为:做工科首先要明确问题,再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为他解决了工作中诸多的难题,同时也要广泛学习,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多学习自己专业外的知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都是大工带给师兄的宝贵财富,也伴着岁月沉淀成了师兄对母校真挚的情感。临近毕业,作为系学生会主席的师兄主编了毕业纪念册,他在第一页写到:“谨以此册衬托,长夜后东方出现的第一缕彩霞”。青春正好,带着母校的期望,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采访结束后,张师兄不仅与实践团队拍照合影留念外,还在寄语册上题下了对母校七十周年大庆的真诚祝福。采访结束后,实践团队带着不舍和期望挥手告别师兄。短短几个小时的采访,张师兄寻着回忆的讲述带给实践团队深刻触动。师兄在大工刻苦学习的经历和母校传递给他的宝贵精神,必将传承下去并影响下一代大工学子。他像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引领着、鼓舞着新生力量们前行。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青春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