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民间将其称为耍活子,它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民俗物品。由山东理工大学王瑞、郑雨婷、尤爽、边雪儿四人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今日来到了庆阳市的一户人家进行民俗文化—庆阳香包的调研。全体队员参与此次调研。
18日上午八点,我们来到庆阳市王奶奶家里,向她说明来意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据了解,王奶奶是庆阳香包众多传承者其中的一员,对我们积极了解传统文化的行为感到欣慰与赞赏。为更好的了解庆阳香包,王奶奶提议让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番。首先她让我们在众多丝绸布料中挑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喜欢图案,挑选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布料都是这些老艺术家们一针一线亲手绣出的。之后再缝制成不同的形状,缝制的同时需在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待大功告成后,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这种香包有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灾避邪,祛病保平安的吉祥寓意。它还分为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型等多种佩戴形式。此外,在2014年4月8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经过半天的亲手制作与了解,我们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习这些传统手工艺,让这种手工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5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