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寻志溯源”社会实践团采访了我校80级校友、现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副主任、电化学工程教研室主任刘贵昌教授。
刘教授于1980年进入我校学习,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在腐蚀防护领域做出杰出成绩,2014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全国防腐蚀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培养了大批电化学优秀人才,见证了我校电化学专业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聆听刘教授对大工电化学专业的发展讲述,我们沿着老一辈大工人的足迹,去追溯我校电化学专业的发源地,细细品味源泉的芳洌,也用心感受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岁月。
我校现在的电化学工程专业前身是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它是我校化院历史上第七个专业。其他六个专业有的早已封存在过往的尘埃中,而电化学保留至今。我校电化学专业依托化工大类,与传统的腐蚀电化学不同,相对于材料角度的防腐更强调减少介质的腐蚀性。1952年创立,1971年招生,第一批共235名工农兵学员,专业内容以金属防腐为主,旨在为国防服务。1975年停招。1978年恢复高考后,招生恢复,1980年停招,1984年恢复招生,可谓几经起落。在全国许多学校撤销防腐专业的时候,我校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的发展也举步维艰。刘教授回忆其当时的困难,防腐教研室只有五个老师,四女一男,两老两少,30-50岁的只有刘老师一人,压力很大。而刘老师始终坚守着传承我校电化学学科的责任,坚守着从事防腐专业服务国家社会的责任。他说,困难时期最重要的是怀着责任心的坚持,不断积淀,最终迎来曙光。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坚守,我校是现今985大学中唯一一所开设电化学专业的学校,这是学科的传承,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1995年,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更名为电化学工程专业。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电化学技术需求增长很快。近年来,我校电化学专业教师学历、人数、有海外经历者不断增加,科研项目、奖项、经费大幅增长,继续发扬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服务社会的传统优势,学生学业、就业情况优秀。
谈到对红色基因的解读,刘教授认为印象最深的是“学在大工”。回忆求学时代,条件艰苦,当时冬天披着大衣学习的场景令刘老师记忆犹新。正是这样的勤奋,在加上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的责任心,使得红色基因的以熠熠生辉,让一代代大工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这样的激励与期许,给我们当代大工人不畏艰难地坚守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阵地”增添动力与勇气。溯化电之源泉,源远流长,发展的长河中,闪耀的是红色基因的光芒。学科需要传承,精神力量需要传承。我们这一辈人更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红色品格,为大工的红色基因续写崭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0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