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寻五莲历史与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肖玉梅

中国青年网五莲8月9日电(通讯员肖玉梅孙德藩)“五莲县山连山,大小山头三千三。”五莲山地、丘陵占86%,林木绿化率达57.5%,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好山好水孕育出了五莲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从四千八百年前的丹土遗址到张家仲崮汉墓,从五莲剪纸到五莲割花,五莲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五莲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与神韵。随着岁月的流逝,五莲历史与文化的余韵与甘醇,更加让人心生向往。8月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遥光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开始了他们的探究之旅。

1队员在五莲博物馆前合影.jpg

队员在五莲博物馆前合影

  了解历史发展,感受文化底蕴

  沉寂,不能掩埋历史的深刻;沧桑,无法遮蔽过往的繁华。五千余年沧桑沉浮,丹土遗址、张家仲崮汉墓等文化遗存见证了五莲从远古至秦汉乃至明清的历史变幻。在五莲博物馆中,丹土遗址体现了五莲县的起源,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玉器和陶瓷器。石器在农业生产、手工加工狩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玉铲、玉璧、玉瑗、玉镯、玉琮、玉璇玑,龙山文化时期的大玉刀、玉环、玉鸟饰件等玉器,是宗教、财富和权利的象征。还有器型多样的陶瓷器被人们广泛用来饮水和煮饭。“神秘的古遗址,留下了东夷文明和先民的生活痕迹,使我了解到五莲地区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背景。”实践队员黄涌泉说道。

  之后,队员们参观了五莲县出土的青铜器。它们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的鼎、鬲;战国时期的铜玺、铜鼎、铜戈、铜剑……青铜器诉说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铺陈出一条五彩缤纷的先秦世界,令队员们叹为观止。最后,队员们前往博物馆三楼参观秦汉文化展。香气袅袅的博山熏炉,古朴大气的日有熹铜镜,形式多样的玉舞人,历经风霜的方孔圆钱......这些文物展现了五莲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延续,不仅给人们带来观赏的美感,还具有较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2队员参观五莲博物馆.jpg

队员参观五莲博物馆

  传承非遗文化,展现文化自信

  五莲县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2项,其中省级名录3项,市级17项,县级42项。五莲割花,又名“割绒纳绣”。五莲县文化馆副馆长李丙飞向队员们介绍了五莲割花的来历。“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制品,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情、亲情、爱情。”李丙飞说道,“从前,生活在这里的男人们每天上山下地,脚十分辛苦。女人们为了让自己的丈夫少受点罪,将鞋垫‘割’出‘绒’来,既能更好地保暖,又能大大增加鞋垫的耐磨性,这就逐渐形成了五莲割花。”

3队员正在参观五莲县非物质遗产_副本.jpg

队员正在参观五莲县非物质遗产

  在问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问题时,李丙飞说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十分重视。我们成立五莲茂腔戏剧团、定期举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用各种有益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来保护和宣传祖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

2李馆长为队员介绍五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jpg

李馆长为队员介绍五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究五莲割花,触摸文化精品

  8月9日,队员前往五莲割花传承人闫秀荣家中,探寻五莲割花的前世今生。“我从小受到奶奶和母亲的影响,不到十岁就开始学习割花手艺。虽然喜欢做这个,但结婚工作后,就很少有时间了。直到2004年我退休后,才开始专门从事割花工作。”接下来,闫秀荣为队员展示了五莲割花的制作过程。她告诉队员,割花要先制作“褙子”、剪样、画图案,然后对放“褙子”绣花,最后再割开。“制作一双纯手工的割花鞋垫是一个技术活,一双成品鞋垫得纳上五六万针,一般都要十天半个月做的快的也得一个星期。所以现在愿意学的人不多了。”闫秀荣说,“我在日照开了一个店,卖这些工艺品的同时,也教给别人这个手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会教给他们。”

  优秀的文化离不开传承。在谈及五莲割花的传承问题时,闫秀荣信心满满地回答:“五莲割花就五莲县的一张名片,我会竭尽全力将它传承下去。我还有我的儿媳和孙女,她们都十分愿意学。每到周末,儿子和儿媳都会去店里帮忙,政府也给予我们支持和补助。相信在政府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五连割花一定能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2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华中农业大学赴西安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西安秦腔文化
在7月10日的晚上,我们一行6人从武汉出发前往西安。经过一天的旅程,我们于11日下午到达西安。稍事休整后,我们于12日开始调查走访西安市内的秦腔文化场所。我们首先去了西安易俗社未央培训基地,并在那里参观了 …
梦中国暑期实践团赴小岗村采访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
8月10号下午,梦中国暑期实践团一行人赴小岗村采访了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老人。严金昌老人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40年前他与小岗村的其他17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拉开了中国 …
“晨曦”调研组走访贵生书院,了解贵生书院及其文化现状
  7月19日上午“晨曦”实践队调研组为了了解徐闻本地的贵生文化,出发前往徐城走访贵生书院寻找调研材料,并向书院管理人询问了有关书院的相关信息。  当我们到达贵生书院门口时,我们就已经深深地被里面的氛 …
谢谢你们,教会我许多
  还没有出发之前,其实我对于下乡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也不太重视,只把它当作一次作业来做。当我坐在开往湛江市徐闻迈陈小镇那朗小学的车上时,看着车窗外飞逝的风景,从繁华到荒凉,树木和田地代替高楼大夏, …
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与汝之遇受终生
  在十天的三下乡里收获颇多,正比我在学校里,在书本上学到的实用的东西还要多得多,理论的东西在老师的口中传入我们的耳朵里,还需要自己慢慢的消化,但是往往缺少实践性。但是当你真真正正的实践,尝试着自 …
走进剪纸文化的殿堂
  走进剪纸文化的殿堂  延安8月10日电(通讯员王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更是其中的代表。为了了解民俗文化,探索民俗文化的奥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初心梦之旅团队来到延安并拜 …
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追忆革命志士峥嵘岁月
  走进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追忆革命志士峥嵘岁月  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初心梦之旅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赶赴延安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临县,这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镌刻了革命伟人 …
【精准扶贫】湖南商学院学子走进“湖南屋脊”——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基层情怀
积实践之跬步 行双创之千里——大连理工大学环渤海创新创业行北京站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结合大学生自身就业需求和专业特长,深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创新园区等地了解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状况、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环境,大连理工大学环渤海创新创业实践队于2018年8月1日至4日赴北京开展创新创业行。…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1921年7月,如同一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向世界宣告成立。从当年上海望志路石库门建筑里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