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视角,关注社会动态;农民讲习,助推文化宣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安徽大学讲习实践团于7月中下旬走访了阜阳市界首市大黄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探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讲习所——围炉夜话新时代
走进一间普通房舍,队员们发现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前来学习的当地村民,坐在讲台前的村干部正在细细讲述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这间讲习所由现有的村民住房改建而成,屋内的墙壁上或张贴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标语。据大黄镇镇长张剑南介绍,早在2017年9月,大黄镇就正式成立了“十九大精神讲习所”,后更名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并在全镇上百个自然村得到了全面的推广。
经过多天的走访,队员们实地考察了大黄镇筛子李村、史卢村、郭店村等多个农民讲习所,和当地村民一同认真聆听村干部上课。农民讲习所的全面推广,重在实现十九大精神全覆盖、理论宣讲通末梢的目标。大黄镇党委书记张阳介绍道,讲习所将重点推进农民讲习所不断发展与完善,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重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力求营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建成让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新时代思想新阵地。
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农民接受教育、了解政策的场所,还是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提及脱贫攻坚的具体实施状况,村民金树成告诉队员:“我们主要依托生产大户,以承包的形式发展果树种植、编织等产业,走的是农业发展道路。”在鸭王村,队员们了解到了讲习所对村民们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村民们介绍,讲习所会定期邀请当地的种地能手或者镇上的技术专员,为大家传授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
讲文化——砥砺前行新作为
农民讲习,试述历史沿革;当堂授课,落纸笔墨春秋。在史炉村讲习所,队长李明杰、队员向纪熹和李勇向村民们讲述农民讲习所的发展沿革:以20世纪前半叶为历史背景,救济农村、改造农村汇聚成强大的时代潮流,围绕乡村建设的三种不同主张相互激荡,产生了代表性理论和两种模式的交相辉映。在座的村民认真倾听,不时与队员们进行交流。
队员在为村民们讲述农民讲习所的发展沿革。
与此同时,实践团立足于团队优势,积极创新实践思路,在阜阳市界首市大黄中学开展了“不忘初心,筑梦青春”青少年讲习营活动,吸引了不少当地“农民之子”。在历史小讲堂上,队员向纪熹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他从“中国”这一基本概念入手,从原始社会一路绵延至大唐盛世;董玉影将“强项令”的典故娓娓道来,描绘一个不畏强权的县令,赞扬其刚整不阿为官为民的处事态度;张译方则从历史上的“侯景之乱”讲起,生动描述了南北朝时期朝代的更替,以及兰陵王高长恭的英雄故事。
队员正在指导同学们进行书法练习。
在大黄镇中学宽敞明亮的书法教室里,一张张桌椅摆放得整齐划一,书桌上铺着柔软的羊毛毡,毛笔、宣纸、砚台等一应俱全。博士在读的向纪熹尤其擅长书法创作,在讲述中国书法史的同时还认真指导同学们进行书法练习。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执起笔来,或小心悬腕谨慎落笔,或左看右看相互比照。“有些同学特别有天分,”向纪熹欣喜地说到,“如果坚持练习,他们会写得一手好字。”
同学们与队员合影留念。
树自信——传承文化新使命
伏羲故里,追寻文化根脉;绕指刚柔,竹编传承技艺。队员们经走访了解到,大黄镇取名于镇上的大黄庙,大黄庙为祭祀太昊伏羲氏与女娲氏而建,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大黄镇党委宣传委员段金华向队员们介绍,大黄镇将于近期开启占地约200亩的伏羲文化旅游项目,依托历史文化悠久的大黄庙,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打造界首市旅游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界首市大黄镇素有 “中国竹编之乡”的美誉,队员们慕名来到了位于筛子李村的祥雨竹编合作社,负责人王女士向队员们介绍竹编合作社的原料供应、制作工序、销售情况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情况,成立于2009年的竹编专业合作社,致力于竹编技艺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对周边村民开展了多期竹编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收入,并且能够吸引贫困妇女就近就业。
精美实用的竹编制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在大黄镇,无论是竹编技艺,还是一年一度吸引五湖四海之人寻根问祖的大黄庙会,都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极强大推动下,吸引更多的新时代新青年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2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