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黄牛铺镇三岔河村位于秦岭山区嘉陵江源头腹地,山清水秀,拥有优质的水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村上种植香菇历史悠久,经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采用大山里的硬杂木制屑育包,选取优质菌种精心培育而成。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大自然的生态学原理,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等物质,是生长在纯天然氧吧中的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山珍美味”。
7月24日上午10时,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山路,凤县暑期社会实践队顺利抵达三岔河村香菇种植基地,去寻找这里不为人知的“菇事”。青山绿水,瞬间激起了大家的调研热情。最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十几个已建成的香菇种植大棚,每个大棚里都有6000多根正在培育的木屑棒。实践队员们对香菇的种植过程很是好奇,趁此机会,向当地村民请教了香菇种植的工艺流程。村民细细道来:首先将选取好的优质木材粉碎成木屑,向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石膏等物质,搅拌均匀后装袋成棒,然后将装好的菌袋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待菌袋冷却后进行点种。后续过程中切记要给菌袋扎孔进行增氧以促进菌丝生长,等香菇开始生长的时候,就可以定期采摘成熟的香菇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参观大棚
参观完几个大棚之后,同学们请到了这里的负责人合作社谢主任,向他咨询了村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的落实情况。从谈话中大家了解到,全村有300多户1000多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58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打工村、贫困村。今年为了助力脱贫攻坚,县政府对这个产业基地投入了30万的启动资金,民政局也对此项目进行了10万元的补贴。村上成立了以香菇大棚种植为主的三岔河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成功带动了村里17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建立,极大的提高了贫困户的参与度,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问题。很多入股的贫困户在这里劳动,平时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工资外,在年底还有分红。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管理员咨询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香菇成熟开始陆续上市,每天能采摘上千斤。可是好景不长,7月初,长期阴雨连绵,香菇销路出现了问题,头茬香菇一时难寻买家。谢主任感叹到:“咋们的香菇虽然品质好,可销路是个大问题呀!”他指出本地的农产品主要依靠零售商收购,规模小,没有形成完整的销售模式。比如像今年雨水多的时候,香菇的品质就会降低,而且鲜香菇的保鲜也需要很大的成本。村民们资金不足、缺乏条件,很多香菇都廉价出售了。
对此谢主任表示,在本地数十年的香菇种植经验、优良的产品质量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他们有信心在今年获得丰厚的盈利,并逐渐扩大产业规模。最后,实践队杨松然老师针对当地情况给出了几点建议。他觉得产业未来应该从扩大产业规模,寻找稳定的收购商,严格保证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发展,谢主任对此表示非常认可。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三岔河村大棚香菇基地合影
三岔河村的走访调研,使实践队员们第一次与香菇有了“亲密接触”,深入了解了三岔河村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展的全新扶贫模贫。当地政府通过支持合作社、带动农户就业及分红的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经济情况。但是,偏远村落“销路少、销售难”的问题仍值得全社会关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