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向来是江南水乡的代名词,十步一回廊,百步一画栋,白墙黛瓦是诗人篇章里浪漫的句点,小桥流水是今人心上清静的归处。竹子,是江南明艳中的一抹翠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古人给予竹子的赞誉。竹雕,将竹子以桑葚和茶叶同煮,让它染成黑色,以一把刻刀雕出世间百态是国人化腐朽为神奇,化须弥于万象的造诣。

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实践之乌镇小分队,来到江南水乡南栅的一间竹雕店里。通过采访,乌镇小分队了解到店主的丈夫以前是广美的学生,二人03年在广州相识相知相爱,06年来到乌镇开了两家竹雕店。从此以刀代笔,一横一划刻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店主说竹雕与油画实则异曲同工,只是将画笔换成了小刀罢了。二人当初选择竹雕,一则是因为与油画相近,二则是喜欢这个工艺。竹雕工艺传承千年,根据雕刻的细致程度来划分,摊位架子上支着一只老虎,以竹以刀却雕刻出毛茸茸的虎毛,看上去仿佛有着纤细的质感。在小器物上作画,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审美传统——对高超技艺、精巧细节的崇拜和赞美。

延续传统并不是一味的守旧,精雕细琢却束之高阁并不能更好地宣扬传统,只有与民同吸同呼,才能传承于无形。店主深谙此理,她不仅会雕刻传统的国画,也会在较流行的样式上雕刻人们想要的图案,更会因地制宜,雕刻乌镇东栅,西栅等全景,满足游客游览,购买物品的需求。最令人新奇的是火折子与竹雕的结合——打火机。火折子是古代的点火工具,只消吹几下就可以点燃物件。外壳是斑驳的竹子,上面雕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还坠着流苏。真正的继承,是推陈出新,结合时宜。

夫妇二人从事竹雕事业已有七八年,在南栅开了两家竹雕店铺,夫妻相帮,共营事业,共续传统。
执子之手,与子同刻。
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夫妻共进同退相伴风雨的故事,而在乌镇,就上演着这样平常却又动人的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