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滇者讯(通讯员 郭泽锶 黄杭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成就。7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寻滇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曰者镇开展调研工作。曰者镇位于丘北县的西北部,辖曰者、新寨、打磨山、红花山、出水寨、普克6个村委会,97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白六种民族,它还是个农业大镇,镇上的百姓以烤烟,早熟葡萄,蚕桑种植等为主要收入,曰者镇现有建档立卡人口1440户6596人,2014-2017年已脱贫652户3061人、未脱贫788户3535人,2018年计划脱贫504户2295人,2019年计划脱贫284户1240人;这次寻滇者来到曰者镇扶贫示范村——河边村,进行了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和精准扶贫村落的实地考察取样。
调研小组前往河边村 通讯员周郭容/摄
走访村户,深入了解
据了解,河边村共计六百多户人家,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户)有五十五户,给予精准扶贫户的生活补贴分为三档,分别是一档172元;二档142元;三档120元。河边村村民以回族为主,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常住居民多为老人与儿童。部分家庭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和基本生活支出,导致马太效应现象愈加明显。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仍存在半文盲现象。家庭人均年收入远低于标准水平,恩格尔系数较高。
为了更深入调查河边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寻滇者队员对当地的建档立卡户进行走访。在走访过程中,马荣选老人热情接受我们采访。马爷爷告诉我们,他今年75岁,子女都在外头打工,鲜少回家,平日都是跟爱人在一起。马爷爷说起子女的时候,语气充满了无奈和心酸,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他五岁失明,从未见过自己家里人长什么样,也从未见过时代变迁。两年前,儿子去世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每年回来看望老人时间只有两三次。儿子的去世,女儿的自顾不暇,让年事已高且腿脚不便的两老来只能靠政府每月的补贴来维持生活。政府对马爷爷家的补贴为每月142元并为其提供医保,当队员们听到142元生活一个月的时候,全都惊讶了。不禁问马爷爷,这142元补贴怎么维持平时的生活呢?他说:"平时就吃点菜或者配菜,这样一顿就过去了。肉很贵,吃不起的,一个月大概吃一两顿吧,一斤牛肉大概36块钱,今天买的牛肉通常会分几顿来吃,回族通常都只吃牛肉。" 听到这里,我们都深有感触,肉对于我们来说是日常必备,也没想到一顿肉对一个家真的如此重要。
通过一天的走访,我们了解到政府对河边村,在扶贫方面,秉持深化调查、深入了解、深度挖掘的工作理念,已经在实施了道路硬化建设、危房重建方面、挂钩帮扶等工作。曰者镇扶贫办在不断为人民谋取福利,为曰者镇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划策:一是加大脱贫政策宣传。目前,县级已编制了《丘北县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恳请各挂包单位组织挂联人员学习并开展好政策宣传工作,确保政策得到有效宣传和落实。二是压实挂联人员责任,组织挂联人员入户开展工作,做好各项脱贫指标迎检准备。三是恳请各挂包单位明确1名领导带队,到挂包村开展政策宣传和脱贫销号工作,确保挂包村、挂联户指标达标、脱贫退出。四是恳请各挂包单位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检查等方式,加大对派驻工作队员的管理,从严从实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五是加强产业发展谋划和指导。曰者镇产业发展薄弱,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不稳定,需要有形成规模的产业支撑。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和各级挂包单位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曰者镇"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支持。
河边村全面脱贫的道路还很漫长,需政府同当地村民共同努力,从各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去统筹规划,将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到底。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 通讯员曾祖琪/摄
马荣选老人接受采访 通讯员柏林/摄
修缮传统村落,落实脱贫工作
为响应国家关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村委落实党的号召,开展危房整改工作,政府给予两万元的危房修缮以及四万元的危房重建。由于很多房子属于危楼,重建整改是当务之急,这笔补助能替扶贫用户分担很多。经历一下午的走访,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在医疗方面,医疗保险普及到位,基本满足常见疾病的费用报销,尤其是大病保险的医疗费用报销可高达80%-90%。在教育方面,大学生助学金能在学校享有优先获取权,不过在低年级教育方面补贴相对高等教育来说扶持力度较小、普及范围不够广。从村落建设来看,村民收入来源不稳定,当地部分村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希望政府能提供贷款来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有些村民还需要政府能提供点粮食补助,能在就业方面给予更多机会,使得扶贫工作起到基本满足生活所需的作用。
采访当地村民 通讯员曾祖琪/摄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图 通讯员钟志锴/整理
走访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一位八旬老人。他告诉我们,几百年前,他们祖先从内蒙古搬迁至河边村居住,在这里落地生根,安居乐业。说起祖先,老人满脸自豪,继续告诉我们,祖屋是最能体现他们一族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时代变迁下,曾坚固的祖屋也逐渐破旧,甚至变成了危楼。对于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和建筑,村民想要去维护,想要去保护它,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承担这一笔巨额费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古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下发一批特殊经费用于传统村落进行维修和保建。云南省政府派遣专家考察河边村,指定维护方案,帮助当地村民在保留民族特色之余,脱离危房风险。现阶段村、镇政府实施先修路后维护的计划,先对古村落旁的道路进行维修,同时对古建筑进行维护。村民也积极响应并拆除厨房厕所等建筑为他们修路提供条件,使本来的狭窄道路扩大,但整体而言进展缓慢,还需镇府加大监察力度监管,从多角度,全方位去实行帮扶脱贫,维护、改善古建筑受岁月侵蚀而不同程度受损的现状。此外,村民自费对自家的房间进行简单的维修和更换主要承重物,降低祖屋坍塌的风险。保护传统村落,深化全面脱贫攻坚工作,需要镇府和村民上下一心,共同出谋划策,在不破坏原有特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更好更全面的整改,建设特色古村落,实行全面脱贫,做好示范脱贫村的榜样。
采访河边村八旬老人 通讯员周郭容/摄
曰者镇扶贫工作一直在路上,河边村的脱贫工作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在不断完善和改善,贫困户在不断减少,村民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信曰者镇全面脱贫、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指日可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