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新闻理想 并肩前行
—-西南科大新闻系12级部分优秀毕业生专访
广播电视学 任祎寒 徐思浩 胡东胜 贾鹏 胡勇 曹梓元
“又到一年毕业季,其间有太多的感慨难以言尽,那些曾一起谈过心的夜晚和追赶过的上课铃,终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除了一声珍重,我禁不起这别离。”
·
“捧起最美的记忆与我执念的新闻理想一同前行。”
·
她是新闻系历史上最后一名单枪匹马扛起社长之位的12级龙新通讯社社长,也是为数不多能让一大波15级学弟学妹排队采访的大四“老妹儿”。既有考上暨南大学的实力,又有统筹整个通讯社有序运营的能力,还不失爆棚的人气,杨雨奇就这样成为了12级中最艳丽的一抹色彩。
“我们一起加入龙新通讯社,一起奔跑在新闻技能大赛,在大雨天为摄像机撑起保护伞,在凌晨一点为一篇稿子奋笔疾书,一起筹办新闻公开课,一起见证西科青梅的成长……”这是杨雨奇青春印象中最深刻的画面,也是对新闻系的眷念和对通讯社的不舍。
身处社长之位,杨雨奇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沟通能力随时接受着考验。无论是和老师、同学以及学弟学妹进行沟通,还是完成信息的上传下达,或是协调通讯社内部分歧,亦或是帮助老师完成系内相应的工作,杨雨奇都尽心尽力,把想法付诸行动,努力让通讯社更有秩序地运营。用她的话来说:“和同年级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干活儿,我觉得很幸福。”
杨雨奇给大多数学弟学妹的印象就是一位亲切近人的大姐姐形象,对此,杨雨奇也毫不吝啬拿出了人际交往的诀窍:对所有人保持微笑、对所有事保持微笑。她还调侃道:“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吃火锅的时候注意保持微笑。”
最后,杨雨奇也表达了她的遗憾:“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带不走这里的一草一木,只能捧起最美的记忆与我执念的新闻理想一同前行”
·
“很幸运和朋友们一起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
曾经,因为是时报唯一一个男生而被培养成美编;如今,他已是某时尚类创业公司的一名美工。
曾经,因兴趣和激情而对专业编辑软件洒下汗水;如今,他幸运地做着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
曾经,做特刊熬过的黑夜和初试排版犯下的错误,如今,都成为了12级“技术大神”雷嘉焜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时报曾经的美编,雷嘉焜说道:“我们以前排版用的是落后的方正飞腾,虽然我一直都很嫌弃他,但确实很简单,很容易上手,因为我本身对软件那些就比较有兴趣。”当他翻阅到以前自己亲手排版出来的毕业特刊时,他不禁调侃道——大写的丑!可能每当我们回想往事,难免总会有一丝嫌弃和鄙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回忆的点点滴滴。
“好好做自己手上的工作,多学点有的没的东西,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总是有用的。”雷嘉焜这样感叹道。凭借着当时浓烈的兴趣和一股脑的激情,雷嘉焜在一次次摸索和反思中从技术菜鸟成长为技术大神,并不断为自己累积经验,那些“有的没的东西”也终将成为其弥足珍贵的人生财富。
有些经历虽然渺小,但足以充实我们的回忆,丰富我们一起走过的时光。正如雷嘉焜最后说的那样:“很幸运和朋友们一起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吧。”
·
“你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做自己。”
·
从经济学转专业到新闻,在科技园创办过自己的文化公司,给戏剧之夜做指导,帮乐队做宣传,筹备TED x SWUST,组织各种招聘会,摆过地摊卖过沙拉……王旭琪的大学印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颗躁动的心,就喜欢这种乱七八糟的事。”
王旭琪是个有想法、有激情的人,他不安于象牙塔安稳的大学生活,总想趁着这股年轻劲儿,去做点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甚至这样评价自己:“绝对的人来疯,不安于常态,人多疯狂,人少自己疯狂,安静时自认为是王子,不安静时自认为是个疯子。”疯虽疯,如今王旭琪已和朋友在市区合营一家名为“印加咖啡”的文化咖啡店,从事运营方面的工作。
“逃过的课比上过的课都多,”王旭琪无奈地说道,“我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学习。”在参与校外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也懂得了所谓的成长。对此,王旭琪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到:“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做点周围的人不敢做的事,也许你现在觉得比较疯狂,但是出去了就不一定了,那样你会有更多的思考,获得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或许,王旭琪的大学经历在我们看来比较“疯”和“浪”,但他本人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年轻人,顾虑那么多是忙不过来的,因为,你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做自己。”
·
“我在这曾是一个过客,留下了马蹄的脚印!”
·
“‘新闻系’,一个我莫名其妙选择的专业,最后却不舍得离开。”这是12级另一位技术大神李富彬对新闻系最后的告白。
李富彬当初选择电视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个人兴趣,二是他认为和其它媒体比较起来,电视更具有专业性和操作性。初入电视,李富彬就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开始接触摄像设备和制作软件,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知道,”李富彬回忆到,“那时每次遇到难题就向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请教,问题每次都会得到解决,再加上我对它们充满好奇,每次遇到问题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又提高了一些。”
在一次次学习和探索中,李富彬后期制作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他解释道:“我比较喜欢做后期制作是因为我觉得它很奇妙,在剪辑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忘我”。你对素材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做出来的作品也就不同。”当被记者问及看到自己用心制作的成品被大家关注是什么体验时,他笑着回答:“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就像通过你的努力设计出一幢房子那种成就感一样。”
作为电视的老革命,李富彬还专门给选择电视的学弟学妹留下了一段心里话:“我希望你们在龙新电视的日子里,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困难肯定是有的,现在努力是为以后能更好地胜任媒体工作铺路搭桥。外面正规电视媒体的要求更严格,你们负责人和责编要求严,那是对的,你们应该感谢他们。祝龙新电视变得越来越高大上。”
最后,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季,李富彬感慨到:“大学生活挥洒的是青春,带走的是热血,留下的是记忆。我在这曾是一个过客,留下了马蹄的脚印!”
·
“陪伴青梅的四年,亦是我的青春。”
·
作为西科青梅元老级别的人物,李建明陪伴着青梅走过了四年的光阴,见证了青梅的萌芽和成长。
“当时完全是摸索,全靠兴趣和激情,”李建明谈到青梅时说,“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做这一件事,而且收获成功时,很开心。”也许正如李建明说的那样,人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做喜欢的事,收获成功的喜悦。
除了青梅,李建明的心思和汗水还奉献给了自己喜欢的摄影工作,他还创办过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但李建明也表示到,摄影虽是自己喜欢的,但目前并不准备把它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仅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李建明对摄影充满兴趣,便能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最美好的瞬间。
未来遥遥无期,一切皆无定数。最后,李建明留给学弟学妹一句话:“尽可能的去折腾,别让大学过得太平淡。”
·
“因为收获,所以热爱经历。”
·
义无反顾奔向广播,只因要把单调的声音变得立体。
魏菲是12级广播的负责人,谈到当初为何首选广播,她回顾了当时的心理历程:因为文字功底不好,报纸对文字要求极为严苛,所以内心报纸pass,又因初来乍到,对编节目还不太了解,所以内心电视pass。最后,魏菲选择在广播扎根,并一步步成长为媒体负责人。
“成为负责人之后明显感觉压力大了,因为不仅要自己做好节目,还要兼顾整个广播运行的统筹调度工作。”魏菲这样说道,“虽然每天总是压力山大,但奔波在做广播的路上,还是比较嗨森的。”累并欢乐着,苦并追求着,汗水交杂着的梦想更值得我们去奋斗,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希望。
正如魏菲最后所说的那样:“谢谢龙新通讯社给过的压力,感谢大家过去在通讯社里的合作,都是经历。”有时候,少走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
无所谓初衷,无所谓过往,只愿我们用当下的热血,拼一个属于我们的将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