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临沂7月31日电(通讯员 张姗姗)虽然那段充满战争的苦难岁月已离人们渐行渐远,但是革命老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更值得后人铭记。为了更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红色薪火”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孟良崮雕塑园。
7月24日下午,“红色薪火”实践队抵达孟良崮雕塑园。栩栩如生的雕塑为大家再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好似战士们的血与汗正挥洒在我们身上。每一座雕塑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或动人心魄的故事,有一群人正在识字班上课,有一位红嫂正在给受伤的战士喂奶,有一位战士正在向百姓指出敌人的位置,有一批妇女同志正在用身体扛起战士们冲往前线的火线桥……,实践队员们在雕塑前或赞叹,或感动,或震撼,或唏嘘。雕塑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给实践队员们以极大的思想洗礼 。
当实践队员步入雕塑园,首先看到的是沂蒙老区精神的载体——小推车,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就是用小推车保障着人民子弟兵的后勤,推车虽小,却推动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征程。
随后,军爱民,民拥军两个单元的主题雕塑向我们展现了沂蒙老区人民与解放军结下的深厚情谊。两位老人将自己的粮食做成煎饼送往前线,好似一路战火就在我们眼前;一家人将自己最后一个儿子送去参军,好似阵阵啼哭就在我们耳边;百姓们对前线送来的伤员进行细致的照顾,好似我们就是那些忙碌着的百姓。
在以火线桥为主题的水上雕塑前,实践队员们久久伫立。通过赵金聚同学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战士们需要地方协助他们通过一条河流,但是青壮年都去支前了,妇女们毫不犹豫的扛起家中的门板,跳入刺骨的河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一座火线桥。实践队员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含义。
沂蒙老区精神是前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践队将继续学习,努力践行“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的实践目标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53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