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曾经在爷爷的书房里看见一块墨黑色的砚,摸起来凉凉的,远远的就散发着笔墨的香气,横撇竖捺,起承转合,文房四宝掩藏在遥远的记忆里,一点一滴地拼接起来……
师傅还在仔细地研磨着的青色淄砚,图案还没有成型,看起来像是腾飞的巨龙。今天播种阳光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淄川罗村周边的小村镇,走访会手工制作淄砚的工匠大师。师傅很热情地接受我们的采访。“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选择接受高等的教育,淄砚的制作环境很差,他们很少有人主动从事这个行业”,师傅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失落。已经能明显地能看出砚周围的花纹,但是离砚制作结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家族中获得这门手艺,现如今从事这门行当已经将近30年,最初仅仅为了营生而走进制作淄砚这个行当,到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将这即将消逝的淄砚文化传承下去,紧紧皱起的眉头间写满了对淄砚未来发展情况的担心。
很仔细很小心地用磨光的工具打磨砚台,师傅的脸上布满汗水,而他却浑然不知。一块上好的淄砚制作时长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师傅需要完全静下心来,投入到砚台的制作中。
离开的时候心里变得五味陈杂起来,少时想要靠近的书香笔墨气息被现在电子娱乐工具击败,我们大概就是师傅口中嫌弃制作淄砚环境差而不愿意靠近它们的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整天挂在口边的标语,感到讽刺的是并没有人在真真正正地了解这种文化,发扬传承这种文化。走近淄砚,文化的传承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8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