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农情天山”实践团全体成员跟随木垒县西吉尔镇党委副书记高磊和西吉尔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潘进武来到西吉尔镇蔬菜采摘园进行参观。
首先,潘进武带领实践团队员了解了采摘园中的蔬菜品种。据他介绍,该采摘园占地共计200亩,其中,试种了50亩花生。由于近年木垒地区干旱缺水比较严重,而花生属于抗旱性作物,比较适合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十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滩,那时候的灌溉方式也都是大水漫灌,盐碱化十分严重,如今却都通过种植油葵等作物改良土地,成了万亩良田。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农业技术的使用。现在木垒地区的灌溉方式80%是滴灌,公司会每年回收用于滴管的管子再造,这样为广大农民创造了更大的效益。相比于河灌,滴灌每亩会多花费100元,但节水能力很强。实践团队员问到,既然滴灌花费更多,为什么还会那么多人选择滴灌?潘进武解释道:“一亩地灌溉花费300元,政府一亩地只给180方水,水没了用钱是买不来的。”木垒人的节水意识让实践团成员刮目相看。
随后,潘进武带领实践团队员们来到了麦地,麦子已经收割了,留在麦田里的只有打包好的麦秸秆。他说,现在小麦种植全是机械作业,小麦收获后将秸秆打包,之后农户或者牧民带回家,经过粉碎、加工后喂牲畜,牲畜的粪便再回田做肥料。这样实现了能量的充分利用。实践团成员们对新疆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表示惊讶,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返程的路上,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在新疆,大部分都是机械作业,只有像豌豆、大蒜等极少数作物机械化程度不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农民往往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农作的效率。本地区农作物的销售方向主要是昌粮集团收购,这样销售方向单一,效率虽然挺高,但容错率也较低。
此次参观采摘园,让实践队成员更深的了解了木垒的农作灌溉及收获方式,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机械化的便利,并且队员的节水意识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队员们对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为日后立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