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巍巍,湄水汤汤,先贤立德,后学弘扬。”2018年7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梦启湄潭”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了湄潭县,参观浙大西迁纪念馆,回顾浙大西迁历史,重温浙大求是精神,踏上了社会实践的第一程。
初至文庙前的浙大广场即可看到,文庙是一个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古色古香,庄严肃穆。正门的左侧,一号展厅内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就是当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办公生活的地方。“我手所指的这尊雕像就是我们的竺可桢老校长,请大家跟随我的引导向前走,共同了解认识这段历史。”团队中负责校史部分的雷雨同学娓娓道来。
浙江大学西迁纪念馆完整地保留了西迁的历史,其共有分布在东西庑和钟鼓楼的六个展厅,分别是“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谊深”。西迁路的立体沙盘、影印手稿和老照片使支教团成员们仿佛穿越回八十年前的简陋屋舍,切身体会竺老校长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支教团的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听雷雨同学讲解历史,其中偶有学校老师的轶事穿插,使西迁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在湄潭浙大西迁纪念馆的藏品中,一盏高脚油灯引起了支教团成员们的驻足。这盏“费巩灯”是由当时的训导长费巩先生发明,他在得悉浙大学生因光线不足导致眼睛严重近视后十分痛心,改造了当时用于照明的桐油灯,使光线明亮而稳定,学生们也更能够专心研习。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浙大的师生们仍能以卓绝的姿态面对困难环境,实事求是,不断钻研,因此即使条件艰辛,研究硕果仍颇丰,浙大在湄潭获得了金子般宝贵的七年。
一圈参观下来,支教团的成员们只觉意犹未尽。留言簿上“昔战火中校友不忘求真知,今浙大新学子励志奋图强”的感慨与雄心壮志表达了每一位支教团成员的感受。问及团队中求是文化宣讲队的雷雨同学为何成为一名“讲好浙大故事”的成员时,他说:“我喜欢仰望历史上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这让我在浙大能够有深深的归属感。”追逐星辰是每一位奋发进取的浙大人的道路,这就是浙大精神给予浙大学子最好的潜移默化。
“抗日烽火遍九州,忆青衿,负笈千里,来此山明水秀地;报国壮志在四海,看红松,拔地万株,尽为社会栋梁材。”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参观浙大西迁纪念馆、重温浙大西迁历史之后,他们对于求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时代的浙大学子,应当传承前辈师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畏艰险的品格、献身科学的本色、爱国奉献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追求真理,将求是二字扎根心底,在沉淀中续写浙大人的辉煌;心怀天下,开辟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