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粗布现状 传承纺织文明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杨琳/文 赵麓文/图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陕西咸阳粗布文化调研团”的四人小分队奔赴武功县贞元镇南可村,走进寻常百姓家,了解粗布的现存状况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在村委会代表的带领下,共走访了十几户农户,详细而全面地了解了南可村粗布的“前世今生”。村委会领导的热情相助、村民的耐心讲解与示范、队员们的求知精神,共同促成此次调研的成功。
据了解,现如今村里的青年常年外出打工,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也极少织布,只有少数妇女在家务农的空闲之余,会坐上老式织布机,大多是为家人制造床单或者为儿女置备嫁妆礼品。尽管村委和县政府的补助使村民购买织布机的价格十分低廉,由此鼓励大家将手工织布的技艺延续下去,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布匹质量好,健康舒适,也经常会有人到村上收购。村里纯朴老实的人们约定俗成,一张极大的床单,全程纯手工制作,用四扇缯的统一售价160元,两扇缯的150元。可见,粗布带给村民的收入非常低微,大大削弱了织布的积极性。令人遗憾的是,在南可村,并没有找到粗布技艺代代相传的继承人。正因如此,陕西老粗布文化与技艺的保护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
经过走访,我们大致了解了粗布在小家庭里的情况。拍摄过程中,看到一匹匹颜色艳丽、价格又亲民的手工织布,队员都不由自主的被西北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深深震撼与吸引。
中华纺织文明历久弥新,老粗布承载着陕西独特的历史记忆。南可村的深入探寻让调研团感受到了粗布文化的烟火气与生命力,真心希望这独一无二的文明继续鲜活下去。

来到贞元镇南可村
欣赏老人织布并访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33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的感伤?是因为何由?是因为要离开这群脏兮兮却又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还是因为离开我们在这里将就住了十天的地方而感伤?而不知名的感伤从心底里升腾起来,似烟似……
刘晓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8日,33个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因为支教,为了同一个梦想而相聚在一起。8号,我们从岭师出发,从心出发,只为那一片天地带去我们的心。即使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在这十天的日子里,我遇见最美的队友,就是你们。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不论大小,都是为了西坡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因为有了这样的队员,……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孩子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做出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变孩子们。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那一瞬,好想大声歌唱,“与你相遇,好幸……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我最不舍的是那群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我们能有相逢之日。……
龚杏兰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下乡结束的第一天,昨天和同学们挥手说再见,心中是不舍,是郁闷,是想重来一遍的感觉。但是人生离别的场景很多,我们只能怀着对以往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断的往前走,所以我在分别时只和……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下乡的日子悄悄地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活动就只剩下最大型的文艺晚会这一项了。尽管再不舍,时间还是从我们指尖悄悄溜走。脑海中浮现着以往的我们相处的时刻,泪,已经不知不觉的为你们流……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在我来教学的前六天,我都是认真持行队长的话,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肃、刻板、恪守职责的形象。免得学生以为老师好欺负,便变本加厉的肆意在课堂动荡。但是对于体罚他们这一制度,……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